上周國內油脂企穩反彈,期現貨市場人氣有所恢復。截至3月20日,豆油主力合約2005企穩反彈,最高價格為5452元/噸,最低價為5148元/噸,周收盤于5398元/噸,周漲幅為2.23%。截至3月20日,全國沿海地區豆油現貨價格較此前一周上漲150元/噸左右。天津港一級豆油報價5500元/噸,日照港一級油報價5500元/噸,廣州港報價5520元/噸。隨著現貨價格上漲,上周現貨成交量較前一周顯著增加,前一周成交僅8萬噸,上周則增加至22.5萬噸,其中現貨一口價成交約8萬噸,其余為遠月基差合同。
上周全國油廠開機率繼續下降,全國油廠周壓榨大豆數量降至139萬噸,開機率為39.9%,此前一周開機率為42%,隨著大豆到港增加以及設備檢修的結束,后期開機率將緩慢回升,后續兩周,周度壓榨大豆量預計增加10萬噸/周,3月大豆壓榨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隨著價格的下跌,現貨成交開始放量,豆油日均提貨量也迅速攀升至2萬噸/天,一改此前幾乎完全停滯的局面。春節前豆油現貨中下游消費端備貨十分積極,受疫情影響,上游現貨成交、提貨幾乎停滯,普遍以消化渠道庫存為主,近期日均提貨快速提升從側面說明渠道庫存基本消化完畢。
本輪油脂價格的快速殺跌源于對未來需求的極度悲觀。一方面是疫情造成食用消費減少,另一方面則是原油價格暴跌帶來對生物柴油消費前景的悲觀預期。當前國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油脂消費將逐步恢復。由于飲食習慣以及浪費較重,國內餐飲消費用油相較家庭用油明顯大,而國外則區別不大,因此如果全球由于疫情影響普遍實行隔離政策的話,外圍對油脂的食用消費并不會如國內這樣呈現斷崖式下跌,倒是原油價格暴跌導致生物柴油消費前景堪憂的擔心難以消除,但生物柴油因為原油價格過低導致添加量下降的邏輯需要時間來證明,且時間周期為一年以上,中間存在巨大的變數,反而是對玉米酒精消費量降低的影響立竿見影,并帶動DDGS供給減少,間接推高豆粕價格。
內外同樣是受疫情影響,也給油脂市場帶來兩個潛在的利多,一是大豆進口成本不但難以下降,反而還會因為物流的中斷繼續攀升。二是豆油、棕櫚油、菜油進口依存度較大,一旦主產國物流出現問題,價格繼續下跌難度不小。三是國內油脂春節前后以消化渠道庫存為主,當前基本得到消化,庫存全部集中在上游,后期我們將見到商業庫存的拐點,進一步降低了油脂市場的壓力。
(關鍵字:豆油 市場 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