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砷堿渣處理技術,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評審專家組鑒定,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解決了砷堿渣污染問題,每天可處理砷堿渣60噸左右,砷堿渣實現了資源化、無害化。”12月29日,錫礦山白雪皚皚,湖南黃金集團冷水江銻都環保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彭竣博士談到砷堿渣處理這個世界性難題被攻克時,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
冷水江市錫礦山素有“世界銻都”之稱,銻冶煉史長達120余年,為世界銻工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尤其是銻精煉過程中產生的砷堿渣,其主要有害成分砷易溶于水、有劇毒,砷堿渣治理成為困擾銻行業的世界性難題。為實現砷堿渣無害化處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發改委全力協調,婁底及冷水江兩級黨委政府聯動配合,湖南黃金集團聯合中南大學等單位2019年3月啟動技術攻關,歷經三次技術迭代,形成成熟處理技術,并于今年3月在冷水江銻都環保有限公司實現工業化應用。
“該項目特色很鮮明,產學結合緊密,實現了資源化、無害化,解決了世界性難題,工藝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7月7日,有色冶煉砷堿渣高精度礦化分離及減污降碳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評審會在長沙舉行,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段寧為代表的行業內評審專家一致認為,砷堿渣這個一直困擾我省銻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將成為歷史。12月20日,錫礦山地區砷堿渣無害化處理技術改造項目竣工驗收評審會在冷水江舉行,評審組專家宣布,該技術有效解決了砷堿渣污染問題,項目順利通過評審驗收。
冷水江銻都環保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沈吉峰告訴記者,錫礦山地區遺留的砷堿渣達15萬噸,砷堿渣經破碎球磨、低溫浸出和連續鹽析、砷堿分離,生產出市場需要的碳酸氫鈉,剩余的砷渣不溶于水、安全無污染,且處理成本由1.2萬元/噸降到2228.4元/噸。這技術應用至今,已成功處理砷堿渣7000余噸,實現工藝廢水零排放,從根本上消除了含砷廢渣和重金屬廢水對當地及資江流域的污染,可有效改善區域土壤和地下水質,保證資江水質;還能減排二氧化碳逾1.5萬噸/年,大幅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極大改善錫礦山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關鍵字: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