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美聯儲周二宣布緊急降息50個基點,以期保護當前美國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擴張周期,以免其受到新冠病毒蔓延的沖擊。這是美聯儲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首次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近幾日隨著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聯儲部門先后降息,全球經濟疲勢得到緩解,4日美國三大股指高開后大幅上揚,道指漲近1200點,收復27000點關口。疊加美國大選年首個“超級星期二”,前副總統拜登領先聯邦參議員,獲得至少9個州的票選支持,提振了市場信心。于此同時,CBOT美豆、美豆油期貨、美原油、馬棕等大宗商品期貨在資金的推動下全線收陽,也令連盤豆油、棕櫚油期貨于低位出現回彈。
結合現貨價格,以豆油現貨為例,截至3月4日,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價格約5680元/噸,當日上午大連地區市場一級豆油主流報價約5800元/噸、天津地區約5650元/噸、日照地區約5670元/噸、廣州地區約5620元/噸,現貨市場成交微幅好轉但日均成交量較低。那么現階段哪些是影響油脂的強勢炒作題材?國內油脂市場是跌穩要反彈了嗎?
齋月備貨啟動,馬棕低位回彈
3月4日,BMD基準5月毛棕櫚油合約收高123馬幣,或5.17%,至2,500馬幣,為2月25日以來最高水平。Pelindung Bestan Sdn Bhd公司主管Paramalingam Supramaniam稱:“市場上漲,因中東和非洲涌現出與齋月相關的良好采購前景。”
棕櫚油需求通常會在齋月之前的一或兩個月回升,因進口商囤積棕櫚油,預期為節日準備食品的需求將增加。今年的齋月預定于4月23日開始。Paramalingam稱,在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于3月10日公布最新的供需數據以前,市場仍將獲得支撐。
孟買3月3日,印度將不再延長去年9月份對馬來西亞精煉棕櫚油征收5%進口關稅的期限,因為有跡象顯示兩國重啟談判。此前政治關系惡化影響到兩國的棕櫚油貿易。
從已有消息看,近日馬棕從底部大幅沖高的動能被市場歸因于看好齋月的出口預期,而且還包括中東和非洲市場。但筆者認為這個利多預期放在往年來說到還靠譜,但就今年的國際情勢來說,要謹慎分析。
馬棕的主要客戶,也就是最大的棕櫚油進口國是印度和中國,而看好中東和非洲的需求利多并不能站得住腳。由于前期馬來和印度的政治關系偏緊張,印度限制了馬棕進口,而本月兩國關系有所緩解,看好宗教人士較多的印度在齋月的棕櫚油需求有一定道理。
但中國進口棕櫚油方面則需要后續觀察。因新冠肺炎病毒影響,國內的棕櫚油消費需求已大幅下降,另外隨著節后油廠復工,國內豆油庫存回升令其基差下降,國內港口一級豆油及進口24度棕櫚油現貨價差在400-600元/噸不等,豆棕價差縮窄也影響棕櫚油在國內的市場份額,2月馬棕出口環比下滑表明市場需求改善還需時間。
因此,后期齋月的棕櫚油消費預期對油脂板塊來說的確是個利好支撐,但今年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影響,提振作用可能沒有往年那么樂觀,不必急于篤定看好馬棕的強勢反彈,后期需分解各個炒作題材來全面觀察。
南北美大豆競爭市場份額
圣保羅3月3日,咨詢機構AgRural稱,截至2月27日,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完成了40%,略高于五年平均進度,但是遠遠落后去年同期的52%。一周前的大豆收獲進度為31%。3月4日,據巴西政府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巴西出口大豆512萬噸,相比之下,1月份為149萬噸,上年同期為527萬噸。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預測數據稱,2020/21年度(9月到次年8月)美國大豆產量預計為41.95億蒲式耳,同比增加18%,因為天氣條件預期良好。
隨著巴西新豆開始收割即將登陸國內市場,而兩個冬季待售且豐產的美豆也在緊盯中國市場,虎視眈眈。
基于中國和美國1月15日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承諾在2020公歷年采購363億美元美國農產品,2021年采購433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其中大豆占到美國對華出口農產品的50%以上。加之自今年3月2日起,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接受相關中國境內企業申請,對自美采購的進口商品在一定期限內不再加征反制關稅,清單中包含進口黃大豆。那么在南北美大豆互相競爭中國市場的時期,未來的進口大豆成本還需著重關注,隨著巴西大豆的不斷收割,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美豆漲勢。
國內油脂基本面相對弱勢
據市場調查反映,截至2月底,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34.42萬噸,較前一周的119.78萬噸增14.64萬噸,增幅為12.22%,較上個月同期84.90萬噸增49.52萬噸,增幅為58.33%,亦高于去年同期的133.80萬噸及五年同期均值的116.83萬噸,期間油廠出現豆油脹庫現象也在逐漸增多,其中不乏國有及外資大廠。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總庫存92.56萬噸,較上周五92.63萬降0.07%,較上月同期的87.5萬噸增5.06萬噸,增幅5.8%,2019年同期77.68萬噸,2018年同期67.03萬,2017年同期57.98萬,2016年同期91.94萬。
現階段國內食用油脂供需基本面相對偏弱,油脂累庫較快,市場觀望情緒較濃。不過隨著疫情逐漸的到控制,且進口大豆延期到港,國內部分豆油廠進入3月份之后有停機檢修計劃,停機時間普遍多于一周,將導致后期國內豆油供應量下降,預計后期國內油脂市場供應壓力會有改善。
綜上所述,近日市場炒作棕櫚油鄰近齋月等利多題材,雖然刺激馬棕期貨從底部大幅拉升,但在當前國際環境下,市場需求能否恢復,后期馬棕能否持續以及能漲多高,還需辯證來看,逐條分析,并不急于樂觀追漲。隨著巴西大豆的收割,即便美聯儲降息,資金開始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南北美大豆也將在今年展開激烈競爭,互相抑制。當前國內油脂供需基本面不佳,但考慮到國家在防控疫情方面的不斷進步,油脂市場已處行業低谷,早晚會迎來利空出盡的時刻。
從盤面上來看,以上圖連盤豆油2005合約為例,豆油重回5626元/噸支撐線上方,并在3月4日午后突破下行通道壓力位,MACD金叉,這意味著短線要走出一波止跌后的震蕩行情,在結合國內外油脂現狀暫無足夠利多的情況下,說正式反彈還為時較早,下一個階段則是試探箱體震蕩的上下沿,上方暫時關注5955元/噸壓力。所以,近期國際市場以炒作利好題材為主,國內油脂消費恢復還需時間,現貨經銷商可根據自身及當地提貨、運輸等情況,若現貨庫存充裕,則可保持觀望;若現貨庫存不足,則可趁這波超跌回補,逢低試探性備貨并觀察周邊走貨是否有所改善。
(關鍵字: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