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下半年,全球經濟衰退和中國經濟下行持續“高燒不退”,客車業將何去何從?
半年報:業績不光鮮多數呈下滑
附表一數據顯示,在6家主營客車業務的上市公司中,有2家的上半年銷量是負增長(金龍和安凱。三條金龍合計銷量比去年同期有微弱下降),有一家是微弱增長(曙光,5.72%);有2家的營業收入是同比下降的(安凱和曙光。附注1),有三家公司的凈利潤是同比下降的(金龍、安凱和曙光),還有一家是負數(亞星客車,-1513萬元)。
這也就是說,跟2011年上半年幾乎所有客車類上市公司全線飄紅相比,今年各家企業的中期財報都有些黯然失色。亞星客車雖銷量快速增長,但應收賬款大幅增加,計提壞賬準備大幅增加直接導致凈利潤為負數;安凱客車(含江淮客車)雖然海外成績不錯,出口量同比增長162%,但國內銷售出現較大下降,導致上半年累計銷量小幅下滑(4.37%);金龍系中,大金龍的銷售增量中有2/3左右為海獅輕客和出口,而蘇州金龍和廈門金旅更是出現同比下降。
即便增長最快的兩家上市公司——宇通客車和中通客車,也主要受益于校車與出口。據了解,宇通上半年校車銷售量為3373輛,細分市場占有率為30.5%;中通校車銷售1061輛,占有率9.6%,這兩家企業分別居于國內校車市場前兩甲,校車銷量對各自市場業績的巨大貢獻,毋庸多言。
另一方面,宇通在今年一季度完成去年與南美洲委內瑞拉簽訂的1216輛客車出口訂單,這個“1216輛”不但幫助宇通重回大中型客車出口NO.1寶座,而且直接推動中國客車出口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12.9%。1216輛,占了宇通上半年出口量的50%,也占了上半年大中型客車出口量(8088輛)的15%。
從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披露的產銷數據來看,2012年1-5月,50家客車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客車90543輛,同比增長9.21%;1-6月,50家客車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客車111097輛,同比增長6.39%;1-7月,50家客車制造企業銷售客車132798輛,同比增長6.35%。從中可見,客車市場的同比增幅正在不斷收窄,客車行業增長的推動力在不斷減弱。
上半年客車上市公司和客車業的整體表現,也給下半年乃至全年的市場埋下了伏筆。
客車市場全年不容樂觀
從客車類上市公司的半年財報可以看出,下半年客車行業潛伏著更大的危機。
這種危機的根源,來自全球經濟的衰退和中國經濟的低迷。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幅為7.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個百分點;7月份的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1%,創下八個月來的新低;PPI在7月份同比下降了2.9%,這已經是PPI連續12個月下降。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仍處于經濟下行期,投資下滑嚴重、國內消費不振、出口乏力等問題,正困擾著所有經濟領域的發展。
這些情況反映在客車行業,則突出表現在:實體經濟不活躍,民眾交通出行頻次降低,運輸車輛更新的需求也隨之減少;客運、租賃和旅游車公司資金壓力大,購車需求被壓抑;各地方政府財政捉衿見肘,公交車招標采購的資金緊缺,這對公交車的更新換購無疑十分不利。
具體而言,首先,在出口方面,客車行業上半年出口還能夠維持增長,主要受益于宇通1216輛委內瑞拉大單的執行。但在今年二季度,由于沒有大單,客車出口同比就已出現下滑。下半年,由于全球經濟低迷形勢難有很大改觀,海外客車有效需求也將低迷不振,進而重創中國客車出口。
裝船準備出口的中國客車
其次,國內市場亮點很少,各細分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只有校車能“撐起一片天”。去年增長較快的公交車市場今年基本熄火,上半年同比下降2.87%,1-7月還在繼續下降。除公交車之外,臥鋪車銷量下降嚴重,公路座位客車也有小幅下滑,業內人士普遍分析認為,由于各地公交車的購置預算在年初就已定下,國家出臺的減免公交車購置稅利好政策今年難以發揮刺激作用,要到明年年初才能體現出來。
“校車將會是客車行業全年的最大增量。但即使是校車,也很難達到年初4萬輛的預期銷量,而只有2.3萬-2.5萬輛的年銷售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客車企業負責人告訴第一商用車網記者。他預計大中型客車全年增幅只有5-6%,客車市場全年增幅約為7-8%。
附注1:曙光汽車旗下的主營業務板塊比較多元化,包括黃海客車、曙光車橋和黃海皮卡等,但黃海客車板塊對其業績的貢獻很大,因此曙光汽車也可以看作是客車類上市公司之一。
(關鍵詞:客車行業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