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電 自主品牌汽車最近有點“煩”。日前,因發動機和排氣管墊片中被發現含有可能致癌的石棉,長城和奇瑞汽車在澳大利亞消費與競爭委員會(以下簡稱ACCC)的監督下在澳召回2.5萬輛汽車。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石棉門”風波中,一些國外媒體發出了“中國汽車出口被蒙上陰影”的擔憂。
回想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已降至40%左右,乘用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跌破30%以下。和市場份額下降相對應的是自主品牌車企業績的下滑,近日,國內上市汽車企業陸續發布了半年報或業績預報,上市公司中的很多自主品牌企業在凈利方面均出現同比下滑。面臨“內憂外患”的自主品牌車企該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長城奇瑞在澳遭召回給我國自主品牌敲警鐘
日前,因發動機和排氣管墊片中被發現含有可能致癌的石棉,長城和奇瑞汽車在澳大利亞消費與競爭委員會(以下簡稱ACCC)的監督下在澳召回2.5萬輛汽車,其中長城汽車召回2.3萬輛,奇瑞汽車召回2445輛。
ACCC發布公告稱,在零件中使用石棉的車型包括長城汽車賽鈴、風駿和哈弗,以及奇瑞瑞虎3和A3。由于石棉可能致癌,所以兩車企在澳的進口商阿泰克公司已要求所有奇瑞和長城汽車經銷商停止銷售受影響的車輛。
對此,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稱,自主品牌汽車開拓國際市場是一個艱辛的道路,在這過程中一定會經歷許多挫折,關鍵在于企業應不斷反省自身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努力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
不可否認,近幾年自主品牌汽車的碰撞成績有了突飛猛進的轉變,尤其是在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的碰撞成績,有的已經能夠超過合資廠家的車型。但是碰撞測試只是決定汽車被動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在車內空氣質量、噪音控制能力、零部件材質等方面,自主品牌的追趕尚任重道遠。
自主品牌正面臨三大挑戰市場份額跌至40%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從2010年的超過50%降至40%左右,乘用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跌30%以下。自主品牌轎車的降幅更為明顯,上半年,自主品牌轎車銷售142.33萬輛,同比下降6.8%,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7.2%,占有率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
“這種低迷的市場狀態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可能會有相當一部分自主品牌汽車無法存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處長李偉利此前亦表示,自主品牌正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二是消費升級造成的低端車市場收縮;三是合資品牌不斷下探產品價格、網點鋪設,瓜分自主品牌市場。
自主品牌上半年銷售慘淡拖累上市公司業績
近日,國內上市汽車企業陸續發布了半年報或者業績預報,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由于市場持續調整,銷量不佳,上市車企的利潤出現兩級分化。
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公司中的很多自主品牌企業在凈利方面均出現同比下滑。自主品牌在上半年的慘淡表現,是拖累上市公司業績的主要原因。雖然自主品牌出口較去年有大幅提升,但遠不足以挽救其國內市場的頹勢。
自主品牌是整車上市公司中最核心的部分。從銷量和盈利表現看,自主品牌現在的處境是歷史上最嚴峻的時刻。自主品牌目前正呈現出全線失守的狀態。
(關鍵詞:自主品牌車企 長城 奇瑞汽車 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