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北京西南四環的北京最大二手車交易市場——花鄉二手車交易市場里,大量被經紀公司修整得干干凈凈的二手車“趴”在展位上。不過,偌大的市場中,看車的消費者寥寥無幾。
“這幾天都有暴雨預警,市場里根本沒什么人來看車。”某經紀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躲在展位旁邊的空調房里,指著門口四五輛二手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要是沒下那場暴雨,這些車這個月底前肯定能出手,但現在估計下個月能賣出去就不錯了。
大多數經紀公司收車已經十分謹慎,甚至不敢收車,擔心一不留神收到浸過水的車,而賣車卻又陷入另一輪尷尬。“前不久外地不收北京二手車,二手車價一跌再跌,現在暴雨過后買二手車的北京人更少,都怕買到‘泡水車’,現在是北京二手車價格的低點。”一位二手車經紀公司資深人員告訴記者。
上周五,記者在花鄉二手車市場遇到一位剛剛搖到號準備買一輛二手車的消費者,她告訴記者,由于并不是很懂車,在交易市場轉了一圈,對經紀公司的車不太放心,尤其是在暴雨過后。她認為,4S店的品牌二手車區域更放心,只是價格比交易市場貴一些,“但起碼售后有保障”。
在“7·21”這場暴雨中,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為170毫米,而車輛集中的城區平均降雨量更高達215毫米。那些一夜暴增的“泡水車”在二手車市場形成了“恐慌”。
據北京保監局統計,截至7月23日,在京各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輛保險接報案27459筆,車險理賠預估超過2.2億元,這意味著,大暴雨中受影響的“泡水車”的數量很可能超過兩萬輛。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高額的修理費用和使用安全性能的隱患,不少車主都會選擇將車賣掉,大批“泡水車”將流入二手車市場。
“目前二手車市場仍處在發展階段,市場還很不成熟,在限購等政策的制約下,京城二手車市場十分脆弱。雖然就這些被水浸泡的車本身來講,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量,但這批車極有可能給北京二手車市場帶來很大的變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告訴本報,在汽車市場整體的運行過程當中,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的二手車市場近年來已經開始得到更大程度的關注,其發展與新車市場的聯動效應亦越發明顯,但是,由于消費者對二手車市場信心不足,加之市場機制尚未規范,目前二手車市場仍十分“脆弱”,需要各方協力維護好這一市場的發展環境。
“二手車市場發展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一旦形成一定積蓄的話,二手車的活躍度應該會超出新車,成為我國汽車市場中的一個原動力。”今年年初時,沈榮曾預測,在各項利好政策的支持下,2012年中國二手車市場的增速將繼續超過新車,達到20%左右,而交易總量有望突破500萬輛。事實上,在北京、上海施行限牌政策之后,2011年二手車一度成為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今年前五個月亦持續呈現正向增長態勢。然而,隨著一線城市限購的蔓延以及二手車外遷的諸多限制措施的接踵而來,一線城市的二手車交易正面臨嚴重制約。
流通協會統計顯示,自6月份國內二手車市場開始出現回調,各地區二手車交易量相比5月,除華北地區增長5.83%外,其他各地區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6月份全國二手車交易量跌破40萬輛至39.92萬輛,環比5月下降逾4%,交易額189.67億元,環比5月下降4.7%。
沈榮指出,由于目前國內二手車市場仍處在“保育”階段,市場交易的不規范和檢測機制的不完善,在交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市場對“泡水車”的恐慌情緒會繼續擴散,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二手車交易量及交易價格亦將受影響隨之下降,值得警惕的是,這種惡性循環甚至有可能蔓延至新車市場。
“雨水浸泡過的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復,但仍會留下不少隱患。絕大部分消費者在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很難對浸水車進行辨別。如果這些經過翻修過后的泡水車沒有對車況進行透明化的公示就進入二手車市場,對二手車市場的信任和評價將大打折扣。”沈榮表示,受廣州限購、二手車遷入限制以及“泡水車”恐慌的影響,今年二手車市場很可能無法完成500萬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