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出口增速高位回落后,業內對后市出口走勢判斷不一。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當月,我國出口實現了25.6%的增幅,在高基數上實現了高增長。
專家指出,海外需求旺盛是8月出口超預期增長的主要原因。在去年下半年高基數的背景下,出口持續高增長需要海外需求持續發力。而當前,海外需求和景氣度出現筑頂跡象,我國供給能力也受到運力緊張、用工成本上漲等因素限制,預計四季度出口存在高位回落的可能。
外需旺盛推動8月出口超預期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2%;其中,出口2.1萬億美元,增長33.7%;進口1.73萬億美元,增長34.8%。
8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303億美元,同比增長28.8%;其中,出口2943.2億美元,增長25.6%,;進口2359.8億美元,增長33.1%。
從出口目的地看,美國為我國首要出口目的地,歐盟和東盟分別位列第二、三位。1月至8月,我國對美國出口3541.55億美元,增長33.3%;我國對歐盟和東盟出口分別達到3225.52億美元和3052.07億美元,分別增長32.4%和31.7%。
從出口產品看,機電產品為我國第一大出口品類,占比達到58.81%。今年前8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23萬億美元,增長34.4%。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說,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依舊遠高于榮枯線,對我國出口形成利多。此外,衡量商品價格的CRB指數同比雖然較前值下行,但是絕對讀數依舊處于歷史高位區間。從結構上看,8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制造業PMI在7月的基礎上繼續上行,美國貿易逆差依舊處于歷史高位區間,對我國商品的需求較為旺盛。
國際運力緊張程度是衡量出口繁榮程度的另一指標。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洛杉磯港口90%的船只直接駛向錨泊,平均錨泊等靠時間為7.8天,而這一數據在5月曾一度緩解至4天。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3日,中國出口集裝箱價格指數為3097.58點,較上期高點繼續上漲。
多因素制約我國出口供給能力
當前,我國出口供給能力受到多因素制約。
一是,國際運力緊張成為出口的“卡脖子”因素。部分機電企業反映,當前國內集裝箱資源非常緊張,訂艙非常困難,已嚴重影響其生產計劃。以到歐洲的40尺集裝箱的運價為例,去年1季度的價格是每標箱1800美元,現已漲到15000多美元,而且即便出錢也訂不到艙位。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說,東南亞航線海運價格相較于疫情前增長4倍至6倍,美西航線增長8倍至10倍。中下游出口企業因議價能力較弱,運費和集裝箱費用的飆升導致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削弱。目前國際油價處于上升通道,海運漲價壓力依然存在。這對于高速增長的我國出口會帶來明顯的成本推動壓力。
二是,企業用工成本攀升掣肘出口供給。浙江某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負責人說,公司訂單已飽和至三個月后,目前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工人短缺。“我們嘗試了去周邊鄉鎮招工,通過中介、政府組織集體跨省招工等渠道,但效果都比較有限。當地一些企業給一線工人的工資已經漲到每月近2萬元,只為填補緊缺的崗位。”
三是,人民幣階段性升值對出口增速產生滯后拖累。連平指出,人民幣自2020年5月進入整體升值周期,從1:7.09升值至6月初的1:6.38,升值幅度約10%。根據“J曲線”效應此輪人民幣升值將于2021年二季度后對出口增長產生壓力。
主要經濟體需求和景氣度出現筑頂跡象
專家指出,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出口超預期表現,很大程度上是填補疫情造成的海外供需缺口。
以美國為例,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統計,得益于政府“撒錢”補貼居民,2020年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不降反增7.2%,剔除通脹因素后為31年來最高增速,居民消費能力反而增強。2020年美國零售總額(不含餐飲)仍增長3.1%,其中下半年增長7%;而工業產出萎縮7.2%,其中下半年下降1.8%,凸顯供需缺口撕裂。
中國金融40人論壇研究部主任徐奇淵判斷,今年下半年,隨著歐美等國實現疫苗普及,其生產秩序和供給能力也將得到恢復,供需缺口將顯著縮小。隨著美國家庭救助政策9月到期,商品消費甚至可能走弱。
連平指出,二季度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的需求和景氣度呈現筑頂跡象。美歐日的制造業PMI指數自2020年5月大幅飆升后于2021年6月達到高點,開始顯現觸頂下滑態勢。歐美的零售及食品服務銷售總額同比增速于今年4月急轉直下。下半年歐美整體需求增長可能有所減弱。全球經濟放緩的復蘇態勢對出口增長產生不確定性。2021年二季度可能是疫情爆發后世界經濟復蘇的一個階段性高點。根據歷史經驗,貿易的增長幅度大約為GDP增長幅度的1倍至2倍。如果三季度世界經濟復蘇放緩,我國出口高增速能否繼續保持就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以來,出口先行指標—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51.2、50.4、48.3、48.1、47.7、46.7,呈現逐月下降趨勢,且連續4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下。這預示著下半年出口動力將趨于減弱。
專家指出,考慮到去年同期出口高基數的影響,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較快回落,但出口絕對金額不會大幅收縮,將保持基本穩定。
(關鍵字: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