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多個重點城市推遲第二批集中供地等影響,8月份,中國多地土地市場明顯降溫。
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高級分析師張曉飛1日在一場市場形勢分析會上表示,8月份,中國300城成交規劃建筑面積同比下降40.53%;成交樓面均價同比下跌18.21%;平均溢價率為7.4%,較上月下降4.4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7.72個百分點。
8月份,300個城市土地出讓收入為2167.16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20.89%,同比下降51.38%。
張曉飛指出,土地市場多項指標下滑,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重點城市土地集中出讓而形成的結構性影響;二是8月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密集發布,多個城市暫緩了供地計劃。截至8月31日,僅長春、廈門、無錫三城完成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讓活動,深圳、上海、天津、福州、青島等地均延遲了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讓時間。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數據反映出同樣的趨勢。該機構指出,8月份,中國40個城市土地成交面積持續下降,溢價率增速由正轉負,土地市場繼續“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地密集發布調整后的第二批集中供地掛牌出讓公告,第二批集中供地陸續“返場”。根據各地公告,集中供地規則發生了重大調整。其中,保障金門檻升級、“競品質”試點、禁“馬甲”、現房銷售、競配建調整、溢價率上限下調等諸多新規出臺。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湯懷英表示,展望未來,第二輪土地集中供應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會陸續進行,預計9月土地市場將重新活躍。本輪調整意味著,樓市更加強調公共屬性和民生屬性。此次規則調整將更好地起到短期內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作用。(完)
相關資訊:
前8月中國24家房企銷售額超千億元 拿地聚焦一線及核心城市群
今年以來,伴隨銷售面積的提升,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額也持續擴大。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主管陶淑茹1日在一場市場形勢分析會上指出,今年前8個月,有24家房企銷售額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下同),144家房企銷售額超過百億元。其中,碧桂園超5000億元,恒大、萬科、融創超4000億元,保利超3000億元。
今年,房企銷售額增長速度快于去年。去年同期,銷售額超過千億元的房企為19家,銷售額超百億的房企為130家。
盡管銷售額增加明顯加快,但房企并未迅速擴大規模。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1-8月份,百強房企企業拿地總額18883億元,同比下降10.8%。其中,50家代表房企拿地總額同比下降76.2%,環比下降51.8%。
雖然規模增長,但房企利潤水平明顯下滑。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102家公布上半年業績的上市房企中,近四成凈利潤同比下跌;102家房企合計凈利潤下降14%。金地集團、萬科、華夏幸福、恒大等多家大型房企利潤同比下滑。
從投資布局來看,房企投資布局更聚焦一線城市以及核心城市群。陶淑茹指出,50家代表房企今年前8個月在一線及三、四線城市投資面積占比均上漲,其中一線城市拿地面積占比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三、四線城市拿地面積同比上升6.2個百分點。
從城市群分布來看,1-8月份,50家代表房企在長三角、長江中游、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和京津冀五大核心城市群拿地面積占比達67.6%,較上年同期增長10.3個百分點,其中,長三角拿地面積占比達34.5%,較上年同期增長8.4個百分點。
分城市來看,50家房企在重慶、杭州及長沙位拿地面積位列前三。
(關鍵字: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