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普:再談大宗商品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
——2016年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一個階段以來,石油、鐵礦石、煤炭、有色金屬、鋼材等國際大宗資源性商品持續著價格下行走勢。就連伴隨通脹上升期價格連續沖高的金價也大幅回落。PPI連續44個月走低,已經讓實體企業面臨很大的經營困境,一些行業的企業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問題是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并沒有真正觸底。許多重大不穩定的危機因素并沒有消除,F在所顯示的只不過價格貼近底部的低谷震蕩特征。這就注定了嚴峻的經濟和商品供需形勢使2016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將面臨下行的壓力。
國際疲軟的經濟演變趨勢和大宗商品價格低谷震蕩走勢是貿易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雖然可以從當前經濟數據對大宗商品供需關系和價格走勢做出一些分析預測,但是由于缺乏深層次國際經濟關系的研究,使得很多人在這個分析預測領域仍存在不少迷茫和不確定性。
近十幾年中國經濟崛起即為發展中國家步入較快發展軌道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和市場機遇,也為發達國家提振經濟提供了機遇;既有中國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經濟需求增加。這種市場早期國際供需關系和運行秩序的不成熟,以及缺乏制約性價格穩定機制,也為國際流動基金提供了炒作大宗商品價格,掠奪世界財富的市場經濟條件。而推升國際通脹,必然貽害世界經濟。直到今天這種通脹泡沫破滅引發金融危機的后遺還沒有消除。為了提振經濟,美國央行多次提出要加息,吸引美元回流。這實際上反映了國際資本市場的恐懼與無奈;既有新興國家探索與世界經濟融合的發展道路,也面臨新舊經濟秩序,傳統國際利益和貨幣結構格局的博弈。這就表明世界經濟不論在兩次通脹泡沫積累和破滅期間,還是當前金融經濟危機使經濟陷入疲軟,大宗商品價格陷入低谷震蕩回落期間,其演變趨勢即前所未有,疲軟持續,也形勢多變,錯綜復雜。
連續多年經濟疲軟趨勢的出現引發大宗資源性商品價格快速下跌。直接重創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疲軟直接導致了階段性過剩型經濟危機。很顯然金融危機主導、并引發經濟危機的重迭作用是當前金融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形式。
受金融危機后遺癥的拖累和前期投資快速增長導致產能過剩壓力增加,經濟繼續疲軟中已經顯示出過剩危機的特征,而且還沒有真正進入周期的底部。使得大宗商品石油和有色金屬、鐵礦石價格仍在震蕩下跌。而國際PPI繼續走低和美元較長期升值恰恰反映國際經濟的疲軟態勢。從大宗商品價格相似的走勢中,表明大宗商品市場仍在震蕩中走低。這可以清楚看出當前市場所處的階段特征。
上個世紀90年代國際油價基本穩定在20美元一桶,2008年已經瘋漲到131美元。高油價也刺激國際石油投資。美國頁巖油的投資,使美國石油日產量接近900萬桶,已經同沙特、俄羅斯的石油產量相近。2011年中期國際石油價格再次演繹回落走勢,目前美國紐約期貨石油已經跌破40美元一桶。為抑制國際石油價格下跌,產油國曾呼吁減少產量。但是沙特明確表示拒絕這一呼吁。沙特說:目前每天增產800萬桶的石油產量都不是石油輸出國生產的。因此,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不會減產。伊朗,利比亞和俄羅斯都將努力增加石油產量。
盡管有人說今天的石油市場和十年前一個樣,但是與石油關系密切的中東地緣政治沖突,反恐形勢嚴峻,債務危機不減。最近歐盟又提出需要適當量化寬松提振經濟,這似乎都為世界經濟走出疲軟困境蒙上了一層陰影。伴隨經濟疲軟和美元升值,國際石油市場仍擺脫不了價格繼續下行的壓力。
今年以來銅價繼續下跌,累計跌幅27%,僅上個月就跌去500美元。疲軟的市場令一些生產商被迫減產。但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商智利國家銅業首席執行官表示,在銅價大幅走低之際,他寧愿將裁剪大約7%的勞動力來削減成本。以應對價格下跌。但我們不會減產。一旦減產,這部分產量就很難再重啟了。其實在市場上陷入長期低谷震蕩后,全球礦業壟斷資本的擴張戰略是相通的。
目前62%品位的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格已經從2011年的178.73美元下降到39.74美元/噸。國內市場售價也跌破300元。而2013年這個價格還是978元。2015年10月,中國進口鐵礦石7552萬噸,較上月減少1060萬噸。1-10月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77451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0.5%。其中澳大利亞、巴西進口礦量分別同比增長10.8%、7.2%;占全部進口礦比重分別為64.3%、19.2%,也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6.3和1.3個百分點。上述三國的鐵礦石合計進口量為6.18億噸,同比增長9.6%,占全部進口礦的比重超過83%。
從澳大利亞、巴西進口礦所占比例
據摩根大通統計未來五年力拓集團,巴西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福蒂斯丘金屬集團以及漢考克勘探公司的羅伊山控股將總計提高鐵礦石產能約3.41億噸。而今年1-10月國際66個國家粗鋼產量13.46億噸,同比下降2.5%。而今年世界粗鋼產量同比回落也從基礎設施建設和制造業用鋼市場回落驗證了世界經濟的低迷。只要世界經濟沒有顯示出明顯的恢復性增長,需求疲軟和鐵礦石產能過剩決定了鐵礦石市場價格仍將面臨下行壓力。這也必將成為影響鋼材市場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
不過當前的鐵礦石價格仍高于本世紀初的208元。而1700元一噸的螺紋鋼價格已經遠遠低于當時的鋼材市場價格。問題是鋼材市場需求回落,產能過剩、且缺乏退出機制。面對今年鋼鐵需求回落5%的壓力,讓眾多鋼鐵企業為爭奪合同難以走出過度價格競爭的怪圈,使市場缺失價格穩定條件。一些鋼鐵企業用低價格爭奪市場的結果,并沒有改變市場的嚴峻形勢,F在看來,倒是加快了鋼鐵市場走向價格深跌的陷阱。加快了一些企業走向停產和破產的邊緣。這才是導致我國鋼材價格繼續深跌的重要因素。
我國12億噸的鋼鐵產能面臨越來越大的減產壓力。2015年10月份我國粗鋼產量6612萬噸,同比下降3.1%;1-10月份全國粗鋼產量67510萬噸,同比下降2.2%。全年產量將低于8億噸。2015年10月中國出口鋼材902萬噸,較上月減少223萬噸,環比下降19.8%,同比增長5.87%,月度出口量創最近四個月新低;1-10月中國累計出口鋼材9213萬噸,同比增長24.7%。1-10月中國累計進口鋼材1068萬噸,同比下降11.7%。這些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鋼鐵實際需求回落幅度已經超過了5%。
增加潛在需求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仍是我國經濟穩定的重要支撐。中央只能在鐵路公路、民生、環保領域加大投資力度,穩定經濟,但是畢竟這個投資領域范圍有限。實際上,今年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已經回落到10%左右。而房地產投資更是低于5%。這種趨勢決定了鋼鐵需求的回落趨勢換將持續下去。同時Ppi連續44個月下降,據統計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 ,而鋼鐵行業下降68.3% 。
1至10月,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720億元。實際上鋼鐵企業噸鋼虧損超過200元。應對未來鐵礦石市場的價格下行壓力,推動鋼鐵企業加快行業退出機制和市場運行秩序建設仍是鋼鐵行業擺脫長期虧損的重要出路。
很顯然,經濟疲軟,需求放緩,產能過剩,美元走強,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仍將面臨持續下行壓力。有美國學者認為2011年前8年為經濟上升期,2011年后8年為經濟回落期,并以此預測世界經濟還要在低谷中震蕩4年。這種不從金融經濟危機內在因素分析,僅靠大周期外部特征所作的分析預測是靠不住的。我們也不能從傳統過剩性經濟周期來套用今天復雜的世界經濟。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對經濟的影響是局部的。而這次金融危機對經濟的沖擊是全球的。而當前低谷疲軟的全球過剩型經濟危機正是金融危機對經濟沖擊的疊加后果。
所不同的是由于目前價位已經貼近低谷。盡管價格下行壓力不減,但是價格震蕩回落的幅度會逐漸減少。2016年中國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危機仍是制約我國經濟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為了穩定中國經濟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提振經濟對策。特別是沒有農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現實發展難題,不久前習近平主席提出讓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進小康,這就向全國發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的社會經濟戰略重點。農業、農村現代化和6000萬留守兒童與父母同居目標的實現孕藏著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加快釋放這些潛在需求也是經濟穩定運行的支撐。由于國家農村脫貧步小康的戰略決戰剛剛起步,許多領域的重大政策體系,例如包括進城農民工在內的農村土地流轉問題這個關系到農業現代化的市場基礎性條件培育政策還急需制定和完善。這就決定了中國經濟在今年6.9%增速的基礎上,明年仍將面臨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穩定向前的大趨勢已經顯示出來。
中國一帶一路的國際經濟發展戰略同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雙贏的新經濟合作模式會帶動世界經濟走出困境。這些新因素的作用會在幾年后改變未來世界的經濟、政治格局,也會對未來國際大宗商品需求、價格走勢產生新的影響。
2015年12月7日星期一
(關鍵字:馬忠普 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