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采氣廠在油氣開發過程中,堅持科技創新,積極探索新工藝技術,攻克制約油氣生產的瓶頸難題,通過自主研發新工藝、新技術,精準施策“智”取效益氣,成為油氣田高效開發、增儲上產的“助力器”。去年以來,采氣廠通過氣舉排液采氣等工藝技術,成功幫助7口采氣井恢復生機和活力,累計增油3486噸,增氣3127萬方。
鄰井氣氣舉排采工藝成功“首秀”
1月29日,停噴氣井YK34H井通過鄰井YK20井的高壓氣進行氣舉喜獲新生,日產天然氣3.2萬立方米。這是西北油田第一口運用鄰井氣氣舉排采工藝技術獲得成功的氣井。
隨著雅克拉氣田開發年限延長,部分井層產能枯竭,一些氣井已進入低壓低產階段,氣井穩產增產困難。為了破解停躺井復產難題,盤活資源、降低生產成本,雅克拉采氣廠深挖效益開發潛能,不斷推行氣井生產、工藝一體化分析決策與生產技術運行質量管理體制的高效融合。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該廠開展了西氣東輸管網氣低壓氣舉、高壓壓縮機氣舉及高壓鄰井氣氣舉等工藝技術和試驗,其中對經濟效益最佳的鄰井氣氣舉作為核心新工藝技術進行試驗。
YK20井與停噴井YK34H井相距4千米。技術人員移花巧接木,重新利用停用的管網輸送天然氣。他們以YK20井的高壓生產氣源替代高壓壓縮機,對YK34H井實施氣舉排液采氣技術,大幅度降低了停噴氣井的氣舉排水采氣成本。
鄰井氣氣舉排采工藝相比壓縮機氣舉方式,每天節約注氣成本10400元。它的成功試驗將為YK32井等5類停噴氣井的排水采氣提供了新的思路、技術和方法。
連續油管氣舉作業頻頻“報喜”
3月31日,伴隨著一聲呼嘯,YK31 井的放噴口噴出了 5米多高的火焰,這是今年以來該廠應用連續油管氣舉工藝,成功“復活”的第3口氣井,日產凝析氣7.92萬立方米。
為解決因井筒積液、含水上升導致采氣井躺停的難題,技術人員以“提單產、提效率、降成本”為目標,經過反復研討和論證,最終決定采用連續油管氣舉作業的工藝措施。
針對工藝作業難度大、風險高的實際,采氣廠制定了詳細的井控風險管控措施。他們將連續油管下深至 4100 米,注入氮氣舉出直井段液體,降低井筒壓差,從而讓該井形成自噴,提高氣舉復產成功率。在氣舉過程中,面對出水比重異常、取樣困難和氣舉起壓等情況,他們第一時間介入分析,堅守現場跟蹤研究對比,制定方案,一一解決難題。
2021年計劃完成氣舉排液采氣15井次,可累增油1.11萬噸,累增氣0.78億方。為有效恢復氣井產能,雅克拉采氣廠以問題為導向,堅持科學創新,通過深化氣井的地質資料分析研究,大膽提出上返轉層后連續油管氣舉作業的思路,通過起原井管柱、組下通井刮壁一體化管柱、下電橋座封、組下射采一體化完井管柱、環空驗封等合格后,對射孔井段進行打壓射孔求產。
熱油循環沖洗助躺井健康“復活”
“星火5井油壓恢復到42.2兆帕,產量有了保證,這口井復活啦。”2月21日下午,經過1個多小時的奮力解堵,星火5井恢復自噴。
星火5井是沙雅隆起雅克拉斷凸星火5號構造外圍的一口開發井,距離工區200公里。2月9日,這口井現場排放出大量蠟塊,油壓下降到3兆帕而被迫關井。
為了讓這口井盡早復產,雅克拉采氣廠主動發揮技術優勢,對連續油管作業模擬分析計算,并從正注泡解卡劑燜井,到連續油管熱油循環沖洗、配合安裝試油流程等方法逐項測算。在經過多方論證后,最終選取了費用低、效果同樣的“以油田水為介質,在油管中建立循環,自上而下逐步沖洗清理油管壁上的蠟”的措施。此方式較與正注泡解卡劑燜井等方法預計節約費用54.33萬元。
2月20日,施工作業現場,監督人員嚴把井控應急演練和安全技術交底,技術人員負責檢驗入井工具,經過油田水循環、由快到慢反復處理井筒工序后,隨著管柱的疏通,星火5井開始由3兆帕起壓到42.2兆帕穩定,這標志著經過“手術”的星火5井又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關鍵字:西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