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聯儲官網公布了最新美聯儲貼現率會議紀要,紀要顯示,芝加哥聯儲、紐約聯儲的董事會成員早在7月就投票贊成下調貼現率25個基點。8月23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年度經濟研討會上表示,現在是政策調整的時候了。降息的方向是明確的,進一步坐實9月降息預期,市場炒作方向逐步向降息幅度轉移。
“不過,鮑威爾并沒有進一步討論降息的節奏和路徑。CME利率期貨市場顯示截至年底美聯儲將至少降息100BP。”中輝期貨股指研究員張清認為,這意味著在未來的三次會議中至少有一次會降息50BP。根據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來看,9月降息25BP的概率較大。8月制造業PMI初值48,創八個月新低,但服務業PMI連續19個月擴張。非農就業數據下修后過去一年的月均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在17萬~20萬的較高水平,數據顯示就業市場雖然有所降溫,但是依然相對穩健。此外,7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7%,高于預期的0.4%,表明消費者支出依然強勁。整體來看,美國經濟正在降溫但非未全面衰退,美聯儲更可能首次降息25BP。
中信建投期貨外匯與國際宏觀研究員朱冠華提到,根據美聯儲相關成員表態,如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及費城聯儲主席哈克等在近期的發言來看,漸進式降息的概率更高,即初次降息可能落在25bp。同時,市場也在進行相似計價,市場交易顯示的降息25bp概率達到2/3。實際上,由于降息本身也代表了美聯儲對勞動力市場的反饋,初次降息力度過高容易使市場猜測勞動力市場面臨更大壓力,因此在市場未出現較大風險的背景下,降息25bp的可能性更高。
盡管美聯儲降息還未真正落地,但是市場已經開始有所反應,半個多月以來,東南亞市場整體表現較好,其中印尼雅加達綜合指數上周三創下歷史新高,馬來西亞吉隆坡綜合指數上周二觸及2020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日本野村證券近日上調了印尼和馬來西亞股票評級。
朱冠華表示,美聯儲降息一方面將改變外部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將帶來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兩者對以東南亞市場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均形成利好。歷史上看,自1980年以來的美聯儲降息進程中,在未發生衰退的背景下,新興市場指數自降息開始走升,至降息三個月、半年、一年時平均上漲3%、10%、20%。但是,一旦發生衰退,流動性與風險偏好難以扭轉,此背景下降息前半年新興市場指數繼續回落,直至降息半年后才有所回升。
“前期受到歐美貨幣政策分化、中東地緣沖突加劇的影響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分化。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美元偏強導致包括東南亞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和外國資本外流壓力上升。但通過東南亞國家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制造業PMI穩健上行顯示經濟仍在景氣區間,隨著未來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全球流動性壓力將有所改善,利好東南亞股市。”張清稱。
對于國內市場而言,朱冠華認為,一方面,海外流動性的寬松有利于人民幣匯率壓力的緩解,為國內政策利率調控釋放出更大的寬松空間,貨幣政策預期及國內流動性的改善將有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和國內經濟穩增長效果;另一方面,在全球資本流動視角下,若美聯儲利率拐點出現,將有利于推動外資向人民幣資產轉移,吸引國際資本重新流入中國市場,成為A股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當前A股在全球主要權益市場配置中屬于低位資產,若國內后續利好政策對基本面形成明顯改善,將與外資流入形成正反饋機制,帶動A股開啟估值修復。
面對變動的國內外市場,張清告訴記者,隨著海外降息,全球流動性改善,資金將從高估值的市場轉向低估值的市場。美元匯率的持續下行也會令非美貨幣的匯率趨于穩定,包括非美貨幣市場的資產吸引力也會提升。此外,自俄烏沖突以來,全球地緣政治動蕩不斷,未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會進一步演繹,穩健且均衡的大類資產配置顯得尤為重要,貴金屬和穩定紅利資產依舊是目前高勝率的底倉選擇。
“考慮到此輪衰退與非衰退的結局目前猶未可知,權益市場的表現亦不確定。主要債券市場受到降息影響將迎來收益率的走低和價格的抬升,同時短債表現超過長債。大宗商品市場整體在降息前半年以承壓為主。”朱冠華建議,商品市場可進行空頭配置,貴金屬受到降息利好影響較為明確,建議進行多頭配置。
(關鍵字:美聯儲降息 大宗商品 制造業 人民幣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