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美國就業數據、中國第三季度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18日震蕩下跌。
當天,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0月13日當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大增4.6萬人,漲到38.8萬人,高于市場預期。雖然其中主要是技術性因素,但投資者仍對美國的就業形勢感到擔憂,油價承壓走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繼續放緩,從第二季度的7.6%降至7.4%,為連續第七個季度放緩。但當季工業產出、零售和投資等數據均出現好轉,且好于市場預期。部分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出現企穩跡象,有望筑底反彈,給油價構成一定提振。
但石油供應壓力也是壓低油價的原因之一。美國17日公布的原油庫存報告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又意外增加,總庫存量已超出五年同期平均值。而英國最大油田維修結束,將很快恢復生產,緩解之前一直困擾市場的供應問題,推動油價走低。
同時,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發布最新報告,將2013年布倫特油價預期從此前的每桶130美元下調至110美元,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以外的國家石油產量增加是主要原因。
當天原油市場交易清淡,加劇油價波動性。
到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微跌2美分,收于每桶92.10美元。12月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80美分,收于每桶112.42美元,跌幅為0.71%。布倫特油價和紐約油價之間的價差繼續縮小到20.32美元。
(關鍵詞:國際油價 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