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因煤炭而興的中國山西,如今因煤炭產業的“轉冷”,使山西陷入資源經濟發展的困境。山西省統計局15日對外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山西煤炭工業增加值下降2%,出現了2009年以來再次的負增長。
山西省統計局官員表示,煤炭市場需求萎縮、價格回落、庫存增加使生產增長空間縮小,2012年前8個月山西煤炭工業增加值增幅現回落。由于煤炭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的比重達60%左右,加大了山西全省工業生產增長下行的壓力。
山西全省96個縣中,87個縣以資源型產業為主。山西省政策研究專家稱,“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猶如大象轉身,是產業發展的一次大換血,但山西必須轉型,煤海總有枯竭時。”
但資源產地對資源的依賴短期內難以改變。山西省統計局專家表示,雖然能源、資源價格逐步回落促進了山西工業制造業的發展,但鋼鐵、化學、建材、食品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等主要行業在山西所占比重較低,拉動經濟力量較弱,給山西工業經濟穩增長提出挑戰。
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共產煤120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外調煤炭80多億噸,占全國外調量的80%,煤炭是山西經濟最強的“動力引擎”。2012年以來,煤炭價格在國內出現了連續下滑,至今未見企穩之勢,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煤炭行業或將告別利潤居高的“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