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能過剩、供大于求、成本上升、主導產品需求減緩、同質化競爭激烈、節能減排壓力加大、資源保障脆弱……盡管2011年的暑氣還沒有完全消退,但中國鋼鐵行業龍頭寶鋼,目前卻已提前“入冬”。
寶鋼股份(600019.SH)8月31日發布的半年報,只是讓這份寒意變得更加真切。2011年上半年,雖然寶鋼股份的營業收入高達1110億元,同比增長了13.5%,但凈利潤卻只有50.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0.5億元,大幅下降了36.9%。
而據本報記者了解,之后7、8月,寶鋼股份頹勢依舊。 之后,《寶鋼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滿懷信心應對市場大勢變化》稱:“對每個經營者和企業來說,漫長的冬天能否挺過去,是極其嚴峻的考驗。”而據寶鋼內部人士透露,此評論員文章其實就是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的講話精神。
“今年的市場變化,我們公司高層早就覺察到了,徐樂江董事長從年初起就在不同場合多次指出,中國鋼鐵工業正步入一個‘高成本、低盈利’的競爭發展階段,鋼鐵行業的發展模式、供需關系都將發生深刻變化。”9月15日,寶鋼管理層一位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溫水煮青蛙”
“其實,與其它企業相比,寶鋼的狀況還算不錯,它只是利潤不如去年,但它的產品價格一直不低。”上海鋼聯電子商務公司董事長朱軍紅對本報記者稱。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33家上市鋼企共實現營業收入7513億元,增長18.8%,但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僅156億元,反比去年同期下滑24.5%。今年前7個月,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僅為3.08%,在全國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排名幾乎墊底。 而33家上市鋼企的經營狀況,也是參差不齊。1至6月,19家企業盈利增長,12家企業盈利減少,2家企業虧損。其中,鞍鋼股份凈利潤下降92%,馬鋼股份凈利潤下降70.2%,寶鋼的凈利潤下降了36.9%。
為何寶鋼等大型國有鋼企的利潤大幅下滑?上海中山北路的一位鋼鐵銷售商告訴記者,今年國內鋼鐵市場有一個怪現象:汽車板搞不過螺紋鋼。二季度以來,長材市場表現強勁,板材市場持續萎縮,一些生產中低端建材的企業,日子過得很滋潤,而包括寶鋼在內的、以汽車板等板材為主要產品的大型企業,卻備受煎熬。
寶鋼股份在半年報中披露了個中原因:“進入二季度,國內工業景氣度持續下滑,汽車、家電等主要下游用鋼行業銷量增速持續下降,直接影響了對上游板材產品的需求。” 朱軍紅認為,造成寶鋼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兩頭受壓:一方面,下游需求減緩,寶鋼的汽車板等產品銷售不暢;另一方面,鐵礦石、煤炭等上游資源價格居高不下。
“寶鋼的鐵礦石以前有協議價,但現在基本上是市場定價了,而原材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很強,寶鋼這一塊的利潤沒有了。” 在寶鋼的決策者們看來,鋼鐵行業的這個冬天漫長而艱難,其影響遠超3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而高成本、低盈利,增產不增利,則是這個冬天的基本特征。
“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突襲時的冰火兩重天相比,這次的市場變化有如‘溫水煮青蛙’。國際金融危機的突襲,猶如一個‘V’字形,(當時)市場急劇跳水,但又迅速升溫,從高樓跳到底樓,從常溫跌到冰點,刺激非常強烈,企業自然都會調動所有力量全力抵御。”徐樂江稱,“但目前,我們正在面臨的市場變化,卻有很強的麻痹性,市場在不知不覺中降溫,銷售利潤率逐月下降,企業極容易在麻痹中走向衰亡。”
9月13日,寶鋼公布了10月份主流產品出廠價格,其中對熱軋普遍上調60元/噸,冷軋上調50-100元/噸。這是自今年8月以來,寶鋼連續第二次上調鋼價。 不過,一位市場人士分析指出,這是寶鋼的無奈之舉。熱軋和冷軋薄板是寶鋼的戰略產品,也是寶鋼的拳頭產品,其營業收入占寶鋼全部鋼鐵產品總和的60%以上。多年來,寶鋼的汽車板一直占據著中國汽車板市場的半壁江山。在寶鋼流傳著一句話:“軋機就是印鈔機。”但今年1至6月,寶鋼冷軋碳鋼板卷和熱軋碳鋼板卷卻增收不增利,兩個產品的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增長了4.56%和14.61%,但毛利率同比卻分別下降了12.89個百分點和8.03個百分點,這也是寶鋼上半年盈利下滑的重要原因。
冷軋和熱軋板卷產品出廠價格的調高,無疑有助于提升整個公司的毛利率水平。然而,在產品供大于求的狀況下,漲價也是一把雙刃劍。上述市場人士提醒說:“5年前,寶鋼在汽車板市場獨領風騷,但現在,武鋼、鞍鋼、馬鋼等企業都在生產汽車板,同質化競爭很厲害,寶鋼的產品價格本來就比人家貴,要防止賺了鈔票、丟了市場。” 目前,寶鋼汽車板的盈利雖然下滑,但它仍然是寶鋼利潤的主要來源,對于寶鋼管理層而言,更大的麻煩是:特鋼和厚板業務,正在吞噬著來之不易的利潤,去年曾風光無限的不銹鋼以及鋼管,如今也跌落到虧損的邊緣。
寶鋼的半年報顯示,今年1至6月,特殊鋼產品和寬厚板的毛利率分別為-0.19%和-9.48%,不銹鋼產品的毛利率僅0.85%,鋼管產品的毛利率雖仍有3.51%,但也同比下降了0.89個百分點。 “近兩年,國內新增厚板產能鋪天蓋地,同行各類設備與寶鋼不相上下,而船板訂單需求卻大幅下滑。”寶鋼方面如此解釋寬厚板虧損的原因。
但一位寶鋼內部人士對記者直言:“今年鋼管情況一塌糊涂,特鋼投資超過百億,但幾乎年年虧;初期投資額達155億元人民幣的寶鋼不銹,也不敵太原鋼鐵和張家港浦項。”
兩大羈絆
在經營狀況持續惡化之時,寶鋼的投入卻可能不斷增加。 首先,在未來3-5年的時間里,寶鋼不銹鋼事業部搬遷出上海,將會提上議事日程。而特殊鋼事業部,也可能會步不銹鋼事業部的后塵。 近期,搬遷的消息已在寶鋼員工中悄悄流傳:“上海市政府要求寶鋼在今年10月底以前,對不銹鋼事業部的搬遷有個明確說法。”但寶鋼官方目前尚未公開宣布這個消息。寶鋼總部機關的一位職工不無憂慮地說:“大家都不愿意離開上海,有的中層干部已經準備打辭職報告了。軍心不穩了,隊伍難帶了。”
朱軍紅尚未聽說市政府要求寶鋼不銹鋼事業部和特殊鋼事業部搬遷的消息,但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著重指出,在上海,大規模地發展鋼鐵業不太現實。“上海這種國際化的大都市已經不適合發展高耗能的產業,從寶鋼的自身發展來說,不搬遷就沒有發展的余地,交通、運輸、大的物流,這些將成為困擾寶鋼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但朱軍紅也表示,寶鋼不可能全部搬遷,“這樣投資太大了,況且它的生產主體已經在海邊上。”
據了解,上海市政府要求寶鋼遷離的企業,將只限于地處上海市區的不銹鋼事業部和特殊鋼事業部。 其實,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位于上海寶山區長江路的寶鋼不銹鋼事業部,其前身為上海鋼鐵一廠,而同濟路上的寶鋼特殊鋼事業部的前身為上海鋼鐵五廠。1998年11月,寶鋼與上鋼及梅山鋼鐵公司實現重組后,這兩個公司成為寶鋼的下屬企業。十多年來,隨著上海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原上鋼一廠和五廠的地塊已成為上海城區的黃金地段,近兩年,在不銹鋼事業部的周圍,一幢幢商品房已拔地而起。“環境已經讓寶鋼感受到了壓力,它要收縮,要抉擇,有的企業要轉移。”朱軍紅說。
目前,寶鋼員工議論最多的是不銹鋼事業部的搬遷,“它肯定要搬,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關于不銹鋼事業部未來的去向,目前有三種說法:搬到上海寶山區羅涇、浙江寧波和福建。 此前,寶鋼旗下的浦鋼(原上鋼三廠)為給世博園讓路,早就搬到了羅涇,而寧波寶新公司本來就是寶鋼不銹鋼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寶鋼員工普遍認為,不銹鋼事業部搬到福建的可能性最大。“搬到羅涇不是長久之計,它仍在上海,今后再搬怎么辦?” 事實上,寶鋼此前已在福建布局。
今年3月18日,寶鋼集團與福建省人民政府戰略合作協議簽訂暨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福州市舉行。當地媒體報道稱,寶鋼在與大型民營企業德盛鎳業的重組項目上,投資高達200億元。根據協議,寶鋼將依托羅源灣港口岸線資源和德盛鎳業先進的不銹鋼冶煉技術等優勢,在福建建設全球最大的綠色不銹鋼產業生產基地,使項目在重組兩年后達到150萬至180萬噸不銹鋼產量,并在“十二五”期間實現400萬噸以上不銹鋼產能,從而躋身全國不銹鋼生產企業前列。
“這是寶鋼未雨綢繆,為不銹鋼事業部搬遷而埋下的伏筆。”上海鋼鐵業的一位專家指出,“搬離上海,寶鋼未必會吃虧,它不銹鋼事業部的那塊地很值錢。” 而據寶鋼內部人士估計,不銹鋼事業部完成搬遷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時間,短時間的陣痛將不可避免。“企業不確定因素增多了,產品質量有可能產生波動,交貨期就會受影響。”
此外,投資巨大卻始終懸而未決的湛江項目,也是寶鋼決策層的一塊心病。雖然早在3年前,湛江項目的建設主體——廣東鋼鐵集團就已掛牌成立,但湛江項目迄今沒有獲得“準生證”。而最近,寶鋼與廣鋼及韶鋼的重組突生變故,廣東鋼鐵集團已不再是湛江項目的建設主體,在湛江,寶鋼將不得不自己獨挑大梁。
據了解,寶鋼湛江項目目前仍步履艱難,除了港口和碼頭已經動工建設外,湛江項目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湛江項目耗費了我們公司高層太多時間和精力。”寶鋼派駐湛江的一位人士說,“除了資金的損失,時間的浪費,對公司發展的影響難以估量。”
“對標找差”
在這個中國鋼鐵業的冬天剛剛來臨之時,寶鋼還曾被視為國內鋼企學習的榜樣。今年初,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出了全行業向寶鋼學習的號召;7月2日,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又發表署名文章《再談向寶鋼學習》。 而這使正在尋找過冬良策的寶鋼倍感壓力。“我們已經做到了最好嗎?我們的發展模式是否能夠經受住更為兇險的市場考驗?”8月31日,《寶鋼日報》自我詰問道。
寶鋼應該如何應對“溫水煮青蛙”的市場挑戰?“唯一的辦法是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沒有其它高招。”朱軍紅說,“還有,千萬不要盲目擴張。” 一位寶鋼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決策層打的正是“管理”這張牌。“寶鋼的領導干部任期制搞得很厲害,3年一個任期,以業績說話,經營目標完不成的要下課。這個壓力會向下傳遞。”
據了解,8月23日,寶鋼股份已與熱軋廠、設備部和黃石公司正式簽訂《任期目標責任書》;9月7日、8日,寶鋼集團分別與寶鋼金屬、寶鋼資源的經營團隊和黨群領導簽訂了任期合同與任期績效責任書。 據稱,寶鋼目前還在開展的一項“對標找差”運動,從集團高層、子公司和業務部門負責人到一線員工,都被要求轉變觀念,尋找出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的差距,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現在的活難干了,飯不好吃了。”上述寶鋼內部人士向記者“訴苦”稱,“通過與太原鋼鐵及張家港浦項對標,不銹鋼事業部就找到了差距。他們發現,現在不是沒有訂單,而是自己的產品質量和交貨期還存在問題。”
(關鍵字:鋼鐵 鋼鐵產業 寶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