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材市場高消費,低增長趨勢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鋼鐵業和鋼鐵物流業模式創新發展新時代的到來》之五
4月以來希臘歐元危機和一輪資產泡沫破滅。讓人們看清了世界經濟恢復的緩慢和復雜,中央也提出世界金融危機并沒有過去,還要實行適度寬松的財政政策。除了今后出口受到影響外,我國經濟總體運行態勢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但是在高位平穩運行中已經出現趨弱,或者增速趨緩的態勢。
當前人們擔心房地產調控政策會導致地產商降低商品房建設投資,引發鋼材需求下降。房地產市場形勢十分復雜根源于社會經濟利益關系復雜。不僅至今也沒有理順,而且也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解決百姓安居房的政策體系。確實醞釀一定的風險。不過政府調控政策不會忽視一個重要的事實: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和滿足百姓住房需求對支撐今后經濟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性。正是這個原因,由地方政府負責,今后兩年我國將建設完工1540萬套包括廉租房在內的百姓安居房。其中今年要完成580萬套。問題是今年一些地區安居房建設任務落實不好,中央已經加大了檢查問責力度。為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最近中央財政692億元專項補助資金已全部下達。要進一步明確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稅費減免政策,探索統籌使用各類保障性住房補助資金。各地9月底前必須實現保障房安居工程項目全部開工,年末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達到60%以上。
解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問題要加大百姓安居房供給。增加土地供應。我國要守住18億畝耕地底線。但是據調查,我國農村的農民宅基地總面積是城市住房占地總面積的四倍多。在城市6.2億人口中,有兩億人沒有城市戶口。化解這一問題的出路在于戶籍改革,在于新農村規劃建設。顯然土地潛力還是很大的。
5年前我在天津開會期間,曾經同易憲榮談過:圍繞百姓住房問題許多重大社會關系沒有理順,而重大社會經濟利益關系理不順,安居房政策體系就建立不起來。這是影響百姓安居房市場發展的主要障礙。雖然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困惑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來理順重大社會經濟利益關系,但是解決百姓安居房建設在中國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中已經成為不可逾越的課題。最近中央提出要逐步建立中低收入安居房的政策體系表明這輪房地產市場調控終于有了明確的方向。未來百姓安居房建設,災后重建,城、鄉建設仍將是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新亮點。也是鋼材消費的重要支撐。
目前我國的電力、電信、公路、鋼鐵等行業的建設都已過了投資的高峰或快速增長期,近兩年的投資增速明顯下降。但還有城市設施、水利、鐵路、設備制造、房地產等許多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還處于投資的高峰期,全社會投資仍然要保持一定時期的快速增長。但投資增長強度畢竟是回落趨勢。鋼鐵需求增長必然出現回落趨勢。
面對國際疲軟的經濟環境,高位平穩運行的中國經濟已經顯示出增幅緩緩回落的態勢。
去年全國完成22萬億投資拉動中,政府直接投資占30%左右,而正常年份政府投資一般占5%左右。很清楚政府財政是難以繼續支撐投資大幅增長的。但是隨著經濟的好轉,企業、社會投資快速增長。
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1-7月份,累計施工項目337761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417309億元,同比增長27.0%;新開工項目204839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08513億元,同比增長26.8%。 1-7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19866億元,同比增長24.9%,
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這表明7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已經明顯回落到22%左右。從穩定經濟的目標出發,未來中國投資增長仍會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1-7月,工業增加值增長17%,預計下半年降到10%左右,全年13%。
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1-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17%。實際7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長13.4%,比6月回落0.3個百分點。7月份雖然39個行業全部保持同比增長。但是機械行業的增幅遠遠超過其他行業的平均水平。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1.0%,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5.9%,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增長18.9%,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3.8%。今年7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58萬輛和124.40萬輛,分別比上月下降7.54%和11.90%。無論從中國工業化建設,還是從出口增加,我國機械行業現在和今后還會保持一個較快發展的趨勢。
中國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中已經出現了增速趨緩態勢。但是我們沒有必要為中國經濟擔心。中國仍處在經濟較快發展的機遇期。不過從經濟發展的階段趨勢看,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調整結構,擴大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善民生是突破經濟增長平頸,應對未來經濟發展機遇期的正確對策。這種新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具有可持續性,但經濟增長速度必然趨緩。為了穩定中國經濟,最近政府推出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和災區重建,實施汽車、農機下鄉補貼政策等都是穩定經濟的重要政策。但是,并不能改變中國經濟高速平穩運行中的趨緩態勢。
實際上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中國人均GDP已經超過3000美元。許多國家如日本、韓國經濟處在這個時期幾乎都是社會矛盾比較集中的時期。中國社會矛盾也比較集中顯示出來。如底工資、百姓住房、東西部和城鄉差距,社會保險問題都比較突出。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也進入一個需要調結構、改善民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和科學發展的新的發展時期。
在當前這種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下,中國這種高位平穩運行的經濟出現增勢趨緩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我國加大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利于降低經濟發展成本和企業走出去的成本。問題是這種經濟運行階段態勢已經使中國鋼鐵需求顯示了明顯的高消費、低增長態勢。
(關鍵字: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