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印尼禁止紅土鎳礦出口,掀起了鎳價的大幅波動。通過實地調研印尼紅土鎳礦、冶煉廠、船務公司等,以及與駐印尼中國大使館經商參處溝通,我們認為,印尼2014年年內改變禁礦政策幾乎沒有可能(立法以及大選等原因),當地冶煉最快也將于2015年一季度開始投產,因此今年下半年全球范圍內的紅土鎳礦短缺已無法避免。
1.年初至今鎳價大幅上漲,主因有三:印尼出口禁令生效、國際資本炒作、俄羅斯及菲律賓地緣政治緊張。回顧近年來鎳價走勢,2007年是歷史高點,LME鎳現貨價格達到了54200美元/噸,長江鎳則448500元/噸。隨后在金融危機、中國大量采用印尼和菲律賓出口的紅土鎳礦生產鎳鐵替代電解鎳的多重打壓下,鎳價高位跌落,經過2011年小幅反彈回落后,長江鎳在2014年1月觸及近年低位93000元/噸,LME鎳現貨價在2013年11月觸及近年低位13270美元/噸。隨后,國內外鎳開始瘋狂反彈,但是這主要是國際資本炒作,來自于實體需求的拉動尚未開始。
2014年年初至今,LME鎳上漲41.10%,最高漲幅52.46%;長江鎳上漲45.92%,最高漲幅59.26%;鎳鐵4-6上漲43.30%、鎳鐵6-8上漲42.49%,呈單方向上漲狀態,價格沒有回調是因為高成本推動。
此輪價格波動,印尼禁礦是主因,國際資本推波助瀾,俄羅斯和菲律賓的政策風險從心理層面推動了價格。而價格暴漲后,現貨期貨市場的獲利了結是短期的主要壓制因素。預計下半年,鎳價將迎來需求方的強力拉動。
2.印尼禁礦造成的供給缺口中期難以彌補,國內原料短缺即將到來,鎳價趨勢向上。鎳精礦產量以印尼和菲律賓為首,其2013年均生產44萬噸鎳精礦,全球占比17.7%,可采年份分別是9年和3年;俄國產量為25萬噸,位居第三,占比10.06%,可采年份24年;而資源大國澳大利亞年產僅24萬噸,位居第四,占比9.66%,可采年份高達75年。中國2013年鎳精礦生產9.5萬噸,全球占比3.82%,可采年份32年。
(關鍵字:鎳礦 全球 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