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禁止原礦出口將給中國的鎳金屬產量帶來巨大沖擊,也必將導致鎳金屬供應的嚴重結構性失衡。”在2014北京礦業與投資高峰會上,罕王集團首席執行官潘國成表示,短期內要補充鎳金屬缺口很難,這將催生鎳金屬價格持續上揚。
2008年以來,全球金屬鎳供應增長主要來自中國,而大部分中國的增長量來自于使用印尼紅土鎳礦冶煉獲得的NPI產品。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紅土鎳礦總進口量超過7000萬噸,其中58%來自印尼,其余則來自菲律賓,印尼進口的紅土鎳礦礦石以中高品位為主。
潘國成介紹,鎳價格在2008年達到歷史高位后,隨著2008年底金融危機的出現,不銹鋼需求增長明顯放緩,加上中國的NPI鎳冶煉能力擴張過度,鎳金屬及產品的價格快速下滑,使得鎳礦市場也經歷了長達5年的低迷期。
不過,隨著印尼今年初紅土鎳礦禁止出口,鎳價重新強勁上漲。潘國成認為,受禁礦政策影響,中國大部分的NPI冶煉設施已是無米之炊,致使出現30到35萬噸金屬鎳的供應缺口,這使得金屬鎳價將得到較長時期的支撐。
他給出的預測數據顯示,基于供需關系和鎳冶煉的巨大資本投入要求,鎳金屬未來兩年每噸平均價格將在US$25000到27000區間波動,在未來6年內將處于US$22000以上,除非印尼紅土鎳礦原礦出口解禁。
由此,印尼鎳冶煉投資也處于難得的機遇期。“在印尼擁有高品質紅土鎳礦和建廠將是最佳解決之道。”潘國成說。目前,罕王除了掌握中國鐵礦資產和澳大利亞金礦資產外,在印尼的蘇拉威西北科納威也有自己的鎳礦資產。這個項目的礦區面積78.7平方公里,JORC資源量為3.5億噸紅土鎳礦、480萬噸鎳金屬量,目前已在在產、擴建階段,具備每年采礦300萬噸的能力。
根據罕王鎳礦項目建設投資計劃,到明年其礦石產量有望達到300萬噸,冶煉產能達到1萬噸,而到2020年,礦石產量則計劃達到500萬噸,到時候的冶煉產能也將達到6萬噸。
(關鍵字:鎳價 中國 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