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主要鐵礦石生產商紛紛表示將繼續擴產。對此,彭博社報道稱,據統計世界主要鐵礦石生產商目前有總價值近2500億美元的新建投資項目,未來大量的鐵礦石供應將使得大宗商品價格降至更深的“泥潭”。無論礦商擴產的消息或虛或實,全球鐵礦石供應過剩的局面已經形成,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5月初,力拓首席執行官薩姆·沃爾什(SamWalsh)表示,該公司將投資50億美元,以使其在皮爾巴拉礦山的鐵礦石年產量在2015年增加至3.6億噸。該計劃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提交董事會裁決。此前,力拓管理層已經達成一致,在今年第三季度將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年產量從2.37億噸提升至2.9億噸。據《金融時報》報道,力拓配套的港口和鐵路運輸設施正在建設中,以符合未來3.6億噸鐵礦石產能的運輸標準。此外,力拓已經批準一項總投資為59億美元、位于西澳大利亞的港口和鐵路設施擴建計劃。
力拓的競爭對手必和必拓(BHP)和FMG集團,以及淡水河谷也都在計劃進一步擴大鐵礦石產量。BHP的皮爾巴拉地區今年第一季度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6.75%,而在今年6月份其年產量預計將同比上漲5%。此外,該公司計劃在明年將其西澳大利亞的吉姆布萊巴(Jimblebar)鐵礦石產能在2014年第一季度擴建至3500萬噸。FMG集團首席執行官潘納威表示,FMG的目標是將鐵礦石年產量擴張至1.55億噸,此后將不會建設大規模的項目。2012年該公司的年產量約為9500萬噸。他還表示,FMG在皮爾巴拉地區的火尾(Firetail)礦山項目的產量將在今年底提高10%。該公司還將批準于2014財年在黑德蘭港口建設價值2.5億美元的第5個鐵礦石港口泊位的建設計劃,旨在將其港口的吞吐量提升至1.8億噸。此外淡水河谷的SerraSul項目,總投資為200億美元,預計在2016年投產,屆時將增加近9000萬噸的鐵礦石供應量。
礦商們的擴產計劃顯然是由于鐵礦石業務的高回報。德意志銀行分析師保羅·楊(PaulYoung)對力拓在皮爾巴拉地區的擴產計劃表達了支持:“我們在分析之后發現,這個項目的回報率在世界主要的大型項目中是最高的,所以對該項目進行擴建對于股東而言更為核算。”BHP首席財務官格雷厄姆·科爾(GrahamKerr)也公開支持該公司的擴產計劃,他說:“即使未來鐵礦石市場供過于求致使價格下跌,鐵礦石業務也還是我們最賺錢的業務。”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Suisse)稱,鐵礦石市場明年的過剩量預計將達到1.5億噸,2015年~2016年將達到2億噸。投資銀行高盛則預計,2014年市場過剩量將達到1.12億噸。高盛稱,2013年~2017年間,市場新增的鐵礦石供應量中有三分之二將來自必和必拓、力拓、FMG和淡水河谷。花旗銀行和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的預測要保守一些。花旗銀行分析認為,2014年,鐵礦石市場供應將略有過剩,到2015年市場的過剩量將增加到7000萬噸。摩根斯坦利4月份表示,力拓、FMG近來擴大產量的行為使得供應過剩進一步加深,同時來自中國的需求正逐漸放緩。該機構稱,到2018年,市場過剩量將達到2.91億噸。
Liberum資本在力拓表示擴產時就稱,對于新建和擴建項目,推遲項目建設,或者項目實際產量會小于計劃擴建產量,都是近年來經常出現的現象。該機構指出,力拓和淡水河谷是最可能推遲新建擴產項目的公司。其分析師稱,如果力拓的擴產計劃延遲一年,將使鐵礦石價格在2015年提高18美元/噸,可能為力拓帶來額外的37億美元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德意志銀行認為,新建項目的延遲會刺激其他礦商來擴產從而填補市場的需求。而此次力拓和FMG集團在皮爾巴拉地區爭相擴產就印證了這一分析:如果一方停止擴產,那么另一方將占有對方的市場份額;如果各方均擴產則必然造成供應過剩加劇,從而進入“進退兩難”之地。
一些市場觀察者也認為,力拓鐵礦石項目的任何推遲所產生的市場空白都將“無情地”被其他礦業生產商填補,比如淡水河谷在巴西SerraAzul的項目同樣也是力拓強有力的競爭者。科林·漢密爾頓稱:“如果力拓推遲項目建設,而淡水河谷在巴西的項目建設按時投產,那么力拓的此輪項目投資將有去無回。”
(關鍵字:全球 鐵礦石 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