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家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而企業逐步轉變為創新主體,應該肩負起自身的歷史使命。近年來,華潤水泥始終將創新融入年度管理主題當中,持續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能力,不斷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術創新投入力度。
體系保障讓華潤水泥醉心創新
華潤水泥極力推廣新產品、新材料及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探索水泥智能制造及產業鏈延伸機會,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華潤水泥人深刻地認識到,真正的創新精神,是一朵花,而且是在體系保障下長抓不懈才能開出的絕美花朵。
轉型創新是企業長遠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華潤水泥著眼市場需求及行業前景,持續開展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工作。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節能降耗技術升級改造、新技術推廣應用等“硬核”技術存在一定的進步空間。華潤水泥從這些方面著手,取得了重大的創新成效。比如,水泥熟料是由石灰石、黏土等原材料經1450℃高溫煅燒形成的,提供煅燒熱量的煤炭占據了水泥生產成本的50%左右。因此,掌握提高煤炭燃燒效率的技術,節約煤炭用量,對水泥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華潤水泥技術研發團隊目前正在攻克這個行業技術難題,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為水泥行業節煤技術的發展指明方向。
又比如,2016年,華潤水泥團隊成功開發的超細旦(<1.0旦)聚酰亞胺纖維濾料及超凈排放收塵設備技術,獲國家環保部頒發的《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在昌江水泥1號窯袋式除塵器上使用獲得國家建筑材料聯合會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二等獎。這個技術的“硬核”之處在于——粉塵排放濃度<5mg/Nm3,標志著國產濾袋及收塵設備技術真正躋身世界前列。目前,該項目的成果已在8條生產線使用,節約項目投資1000多萬元,減少粉塵排放量約880噸/年。
體系保障讓華潤水泥醉心創新
為持續優化創新體系,豐富創新活動,華潤水泥制定創新項目推廣計劃,組織開展創新項目研討會及培訓,以科學的方法推動全員創新。華潤水泥是個學習型的企業,重視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研發。于人,培養一批管理人才、專業人才,以使事業有接班人;于技術,盯住產業前沿,掌握核心技術,以使掌握核心競爭力。人才與創新,是華潤水泥騰飛的兩大強勁引擎。
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完善人才發展機制,逐步優化各類人才培訓體系,是華潤水泥助力員工發展的三大重點,體系保障是華潤水泥人醉心創新的基礎。創辦于2012年的華潤水泥學院,位于廣州市白云區,擁有占地約45畝的實體校園,配套多媒體教室、階梯報告廳、籃球場、羽毛球館、拓展設施、健身房、學員宿舍、食堂和大小課室、行動學習研討室、綜合樓等,集教學、會議、餐飲住宿與運動綜合服務于一體,可同時滿足250人以上接待任務。華潤水泥學院是華潤水泥的“企業大學”,是華潤集團華潤大學九大專業學院之一,是華潤水泥為了配合轉型創新,提前布局人才戰略的搖籃,矢志成為華潤文化傳播者、創新發展助推器、人才培養根據地、管理實踐的知識庫和員工成長好伙伴。
體系保障讓華潤水泥醉心創新
華潤水泥立足于企業戰略發展、管理要求和員工成長,明確了華潤水泥學院承擔人才培養主體責任,構建了以項目體系、課程體系、講師體系為支柱,以支持保障體系為基石的華潤水泥培訓體系。在項目體系中,設計實施覆蓋黨建紀檢、管理、專業、技能、新員工、轉型創新等各類人員成長各階段的六大項目群;注重自主研發課程資源,建設有黨建紀檢類、企業文化類、通用類、專業類、技能類、轉型創新類共六大類課程庫。
目前,已形成面授課程536門,電子課程1240門,擁有561名內部講師,沉淀小微案例321個,K-cool平臺共享“運營案例”56個,“精益案例”130個,梳理在線考試題庫100587道,水泥學院從2012年至2019年培訓人數為14250人,約計10150課時,2014年至今連續被評為華潤大學優秀專業學院。
華潤水泥的戰略、執行和文化通過水泥學院的課程、高管分享、課題研討等進行“傳幫帶”,每一位高管都在華潤水泥學院擔任過培訓項目班主任,參加過“真心對話”領導力分享沙龍活動,擔任過行動學習課題導師。一批又一批華潤水泥人,在這里講述或聽取華潤水泥的故事,在這里總結和學習華潤水泥的經驗與規范,更在這里印刻下了屬于華潤水泥的文化基因和企業個性。
體系保障讓華潤水泥醉心創新
創新管理體系的建設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截至2019年12月底,華潤水泥共持有專利證書237項(其中發明專利66項,實用新型專利171項),在內部的應用率高達89%。為進一步營造全員創新的氛圍,2016年起華潤水泥連續四年舉辦創新競賽,號召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在管理、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共收到812余項創意,并且搭建了創新平臺、制定了配套的創意產生、項目運作、激勵和保障機制,促進持續創新。
(關鍵字:華潤 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