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下行使油脂類上漲受阻 最近,希臘危機的惡化,沙特的高石油產量和伊朗的核協議都讓石油價格大跌。,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ICE成交的合約數據,過去三周投機商共減持近95000手原油凈多頭頭寸,為2009年以來三周削減規模最高值。很多石油生產商也在期貨,期權市場參與對沖交易,從而確保未來出售的石油價格得以確定,這迫使油價承壓。 從原油和豆油的歷史走勢看,兩者還是存在一定趨同性。主要因為原油的下游產品柴油和油價相關性較強,油價下跌導致柴油價格也隨之走低。生物柴油的大部分原料來自豆油,柴油價格走低導致對豆油的需求回落,從而使豆油價格承壓。 2.強勢美元令大宗商品承壓 周四美元指數升至7周高位,大宗商品受壓。另外,13日,歐元區領導人峰會就重啟第三輪救助計劃達成共識,原則上同意重啟新一輪希臘救助方案。希臘問題基本解決,美聯儲升息概率增加,美元兌歐元升值不可避免。另外,由于歐元區經濟增長不理想,周四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表示將維持歡送的利率政策不變,這也有利美元走強。 3.豆油基本面:震蕩偏空 我國進口大豆數量從今年1月起開始持續回升,從1月的687萬噸上升到6月的808萬噸。雖然進口大豆數量具有周期性,但今年6月進口數量遠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短期內供應壓力加大。 從全球主要大豆生產國的大豆產量看,都在穩步上漲。USDA 7月發布的報告將15/16年度美國油籽預期產量上調100萬噸。此外,由于豆粕價格回升,我國大豆壓榨利潤上漲,導致我國大豆的開機率也上升,7月20日達到54%,并且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大豆和油籽產量及庫存上漲,開機率上升等導致豆油基本面整體利空。全球都有總產量半年來上漲約200萬噸,總供給上漲約400萬噸。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國內豆油商業庫存4月份開始震蕩持續上漲,截至7月21日,三個月漲幅約3500萬噸。 4.棕櫚油和菜籽油讓豆油價格承壓 作為豆油的替代品,棕櫚油和菜籽油的低迷也讓豆油價格相應承壓。馬來西亞棕櫚油在3月份結束了季節性減產周期,進入持續的單產反彈期,從下圖馬棕產量的歷史規律來看,通常馬來西亞棕櫚油在11月到次年3月期間出現明顯下降,在2至3月間棕櫚油產量趨于見底,隨后緩慢改善,并且在9月到10月左右達到高峰。由于季節性增產,庫存也因此存在較大的向下調整的難度。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4月比3月增長32萬噸,5月比4月增長4萬噸,雖然6月比5月減少9萬噸,但仍處于高位。7月以來,我國棕櫚油港口庫存整體趨勢走高。其中,9日和15日,我國棕櫚油港口庫存分別增長5萬噸和2萬噸。此外,美豆優良率保持穩定,居于歷史同期水平。大豆的產量利好將對棕櫚油價格上漲行程一定壓力。 5.后市判斷 綜上所述,由于原油后市還將下行為主,柴油價格低迷也將降低生物柴油的需求,從而拉低豆油價格。強勢美元也將另大宗商品承壓。從基本面看,大豆進口數量,產量,種植面積,油籽產量,大豆開機率等都另豆油偏空。而作為豆油的替代品,棕櫚油和菜籽油的走低也讓豆油價格承壓。因此整體來看,預計豆油后期還將震蕩偏空為主。
(關鍵字:豆油 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