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自主研制的400系列稀釋制冷機,自今年6月12日以來,已在國內某實驗室實際使用中實現連續運行最低溫度7.45毫開超過100天,創下國內最低溫度最長時間運行紀錄。
2023年5月,安徽大學依托“量子計算用極低溫稀釋制冷機”科技成果轉化成立合肥知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營產品“量子計算用極低溫稀釋制冷機”打破了國外禁運封鎖,實現了國產替代,成功填補了相關量子科技產業鏈在極低溫關鍵技術上的國內空白,目前已實現商業化量產,年產量達到60臺左右,已投入在眾多高校、科研院所使用,為我國科學家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極低溫設備,彰顯了我國在高端科研裝備制造領域自主創新的實力。
極低溫是量子計算機正常運行的必備條件,極低溫稀釋制冷機是一種能夠提供接近絕對零度低溫環境的高端科研儀器,通過“冷卻”量子計算機內的各類線材及電子器件,保持穩定的極低溫狀態。該設備是現代量子科學研究與量子技術發展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廣泛應用于量子功能材料與器件以及新奇量子現象的探索。
迄今為止,僅有氦元素能在接近絕對零度時還保持液態。因此氦元素被廣泛用作低溫制冷技術的冷卻介質。稀釋制冷機的原理就是將氦三氦四混合液中稀釋相內氦三分子抽出,由于稀釋相即使溫度達到絕對零度,依然含有6.4%的氦三分子,因此濃相的氦三分子會通過濃相和稀釋相的分離界面滲透至稀釋相,此過程具有吸熱效應,從而實現極低溫制冷。
(關鍵字: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