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鉛市場而言,是逆襲的一年,同樣對鉛蓄電池市場也是特殊的一年,那么2017年市場是否在延續2016年的軌道呢?在上海有色網主辦的《2017再生鉛蓄電池產業峰會》上,SMM鉛行業高級分析師夏聞鳴介紹了2017年鉛蓄電池行業現狀及后市展望。
2017年鉛蓄電池市場即類同與2016年,但又區別與2016年,那么類同在哪里,區別又在哪里呢?
首先,價格方面。價格趨勢相同,但漲勢趨緩。鉛蓄電池價格同時在2016年和2017年年中附近開始出現逆轉行情,例如電動自行車電池48v12Ah,2016年是從年中的250元/組均價,一路漲到年底的475元/組,最高到500元/組,漲幅高達200%,而2017也是出現相同的趨勢。
而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是在于鉛蓄電池的主要原材料-鉛,因為分別在這兩年的年中時段,鉛價開始大幅上漲,促使蓄電池企業成本上升,從而上調電池價格轉嫁成本。
細微的差別則是,2016年鉛蓄電池價格上漲具體月份是在7月份,但2017年則是在5月下旬。那么為什么會這個時間差異呢?
一方面,鉛價。2016年是從7月開始上漲,2017年是5月下旬。
另一方面,經銷商備庫先后。2016年自7月份鉛價及電池價格上漲,多數經銷商出現投機心理,買漲備庫,經銷商的備庫量從平時的一個月上升至2-3個月,甚至有經銷商在9月份就已經完成2016年的全年銷售計劃,這在需求上支撐電池價格持續上漲。所謂價格先行,經銷商隨后備庫,且投機瘋狂備庫。
但在2017則是經銷商在經過上半年的庫存消化后,自身已有逢低備庫意向,電池價格和鉛價幾乎同時開始上漲,或者可以說先行于鉛價上漲,但同時經銷商備庫又相對理想。經銷商先有備庫意向,價格后漲,但經銷商備庫相對理性。
此外,2017年鉛價及鉛蓄電池的的基準高于去年同期,漲幅低于去年。
其次, 就目前2017年1-7月鉛蓄電池企業開工情況而言,開工率水平大體是低于2016年的,主要因素是在2016年3-4季度,經銷商投機買漲,對電池進行瘋狂備庫,造成2017年市場需求被提前消耗(電動自行車及汽車蓄電池),同時2017年上半年國內基建整體投建進度較緩,(通訊及儲能電池)蓄電池企業訂單普遍偏弱,開工積極差。
其中2月份高于2016年,是因為春節假期剛好位于2017年1月底2月初的時段,春節的影響分攤;
而6月份開工率提前上揚,原因是:1、鉛價及鉛蓄電池價格提前上漲,經銷商備庫需求提升,同時6月份多數大型企業正值半年報截點,生產積極較高。
庫存方面:
2017年蓄電池企業成品庫存上半年基本處于高庫存狀態,主因是2016年經銷商瘋狂備庫的后遺癥。一方面,在經銷商大量備庫之后,去年年底又恰逢暖冬,終端市場實際需求偏弱,這批備庫實際上僅是從企業轉移至經銷商以及零售商,2017年之后市場一直處于消化庫存的狀態。另一方面,由于2017年上半年鉛價逐步回落,電池價格跟跌,經銷商避險情緒明顯,電池備庫極為謹慎。
以上是主要是價格方面對蓄電池市場的影響,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近兩年與鉛蓄電池相關的政策也是層出不窮。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2017年鉛蓄電池行業的4大熱點:購置稅退坡、Li電替代、生產者責任延伸,環保。
2016年12月15日,財政部正式發布關于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自2017年起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按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自2018年起,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
市場避嫌情緒上升,提前購車,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以后,汽車月度產銷量屢創新高,2016年汽車產銷量更是創歷史新高,雙雙突破2800萬輛,同比增幅約14%。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1-7月,乘用車累計產量1324.1萬輛,同比增長3%;同時1.6升及以下乘用車累計銷售880.9萬輛,同比下降2.5%,占乘用車銷量比重為68.1%,下降3.1個百分點。對蓄電池企業而言,主要影響的是來自于配套市場的電池訂單。據SMM對啟動型蓄電池企業開工率的調研結果來看,也是呈下降態勢。
而2016年1月1日起,對鉛蓄電池征收消費稅,在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征收,適用稅率均為4%。僅對鉛蓄電池征收,其他如Li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均無需征收,對鉛蓄電池形成了明顯的競爭劣勢。
蓄電池企業的成本負擔加重
從8家蓄電池上市公司在2016年繳納消費稅情況來看,雖然多數企業2016年的凈利潤呈上升狀態,但對比凈利潤,消費稅占比在20-60%不等,明顯拖累企業利潤下滑。
蓄電池出口下滑明顯,但對進口影響有限
2017年1-7月鉛蓄電池出口量1.14億只,同比降3.8%。出口目的國主要為印度。美國等
1、鉛蓄電池消費稅4%,蓄企成本負擔加重,競爭力減弱;
2、國內蓄企境外建廠,電池產能外移;
3、東南亞國家人工成本偏低,國際競爭加劇;
2017年1-7月鉛蓄電池進口量約600萬只,同比增24.49%,蓄電池企業境外工廠(跨國企業)進口轉內銷,進口主要來源國為越南(人工成本較低)、美國(高端電池進口)。
另外,近年來,Li電池替代鉛蓄電池的話題不止一次的被重復提及,但由于價格因素,替代進度一直較慢,而今年在各因素影響下,替代進度或加速。一方面,在相關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速。據中汽協數據,2017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6萬輛和32.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3.5%和30.2%。
同時由于共享單車行業發展,Li電替代加重,據相關數據,目前全國共享單車投放總量已接近1500萬輛。Li電池電動自行車產量亦是呈增量狀態。
因此,在行業發展前景下,蓄電池企業紛紛涉入Li電池行業。各大巨頭企業對Li電普遍有投建計劃,或者已經有一定產能規模。并且在蓄企的產品營收上有一定貢獻,同時貢獻比例呈逐年遞增狀態。
2016年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首批試點名單。就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的推行,劃定試點單位。
2016年12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中提出,“率先在上海市建設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規范處理利用采取‘銷一收一’模式回收的廢鉛酸蓄電池”
在此契機下,蓄電池企業陸續開始設立回收公司,并延伸至再生鉛冶煉,或是自建冶煉工廠或者收購對口的再生鉛冶煉企業,同時部分企業在再生鉛板塊上,已取營收及利潤上的貢獻。以下是部分企業涉及冶煉后的營收體現,而且每年增幅幾乎均是翻倍增加。
環保進駐各大省份,鉛蓄電池小、微企業關停,行業進一步優化升級。
2017年8月15日下午,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西藏自治區。至此,第四批8個中央環保督察組全部實現督察進駐,將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環境保護督察。這也意味著,我國今年將實現對31個省份的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
同時近日第四批符合《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的19家企業名單開始進行公示,非達標企業陸續退出市場,但由于早在2012前后年鉛蓄電池行業就已經經歷過行業大洗牌,
目前的環保檢查加速落后產能淘汰,促進了行業的優化升級,同時大型企業電池產能仍處于擴建狀態,因此今年的環保對企業生產并未形成重大影響。
綜合來看,鉛蓄電池行業在2017年遇到了眾多的挑戰,與此同時,2017年電池產量是否受挫?
近年電動自行車產銷呈降勢,產量連續下滑,(行業發展瓶頸,業內競爭汽車摩托車等)
汽車雖因購置稅產銷增速放緩,但需求尚可,加之2018年優惠政策徹底退出,預計2017年四季度或有部分需求被提前。
摩托車限摩令緩和,加之電動車生產企業優勝劣汰,銷量猛增,恢復至正增長。
通信市場4g基本完成布局,新建力度下降,未來可期待5g,同時據SMM調研鉛蓄電池2017年1-7月產量同比降幅約在4%,我們預計2017年鉛蓄電池產量或呈微降趨勢。
(關鍵字:環保 鉛 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