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坪壩區公安分局查獲轄區3個回收廢舊蓄電池的小作坊,這些作坊沒有取得任何資質,而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將廢舊蓄電池內的含有重金屬成分的酸性廢液直接排入下水道,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目前3個作坊已被查封,4名涉案人員3人被刑拘,1人被取保候審。
廢液直排下水道和土地
3家黑作坊被查封
“民警同志,我發現一個作坊,常常排出刺鼻氣味的液體,肯定有問題……”近日,沙坪壩公安分局治安支隊的民警接到市民舉報,稱在沙坪壩雙碑彈簧廠附近有一個小作坊,長期有貨車進進出出,拉的都是蓄電池。而這個作坊長期在夜間運作,還排出了一些刺鼻的液體。
通過摸排調查,7月29日,治安支隊查封了這家私人作坊,并當場查獲70噸還未處理的蓄電池。民警發現,這些電池都是由作坊的一對姐弟,通過5000元左右一噸的價格從主城各個4S店或者汽車修理廠收購而來的,通過切割將內部的酸性溶液排出后,再轉賣到安徽或者河南等地,一噸可以賺到400~500元。
“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廢液的處理。”民警告訴記者,這些蓄電池是利用重金屬和內部的電解液(酸性溶液)作用發電,電池使用后,含有重金屬成分的酸性廢液還存在電池里。但電池里只有金屬還可以賣錢,這些作坊就簡單用切割機將電池切開,倒出不值錢的廢液,而這些廢液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了城市下水道或者排在附近土地里。
除了雙碑這一家,民警還查封了上橋兩家類似的作坊,查獲18噸廢舊蓄電池。
酸性廢液含重金屬
對環境污染較大
“這樣不負責地將含有重金屬的酸性廢液直接排出對環境存在巨大的危害。”民警介紹,廢電池酸性廢液中含有汞、鉛、鎘等多種對自然環境威脅較大的重金屬,這些廢液可以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由于電池污染具有周期長、隱蔽性大等特點,其潛在危害相當嚴重,處理不當還會造成二次污染。
“沒有想到這對環境存在那么大的危害。”事后,其中一個40多歲的作坊老板表示非常后悔,他稱自己只有小學文化,主要還是在利益的驅使下這樣做。
據記者了解,雙碑這家作坊已經開了4年多,上橋兩家也開了2年多,而這樣的作坊一個月至少處理幾百噸的蓄電池……
只要有污染環境行為
公安部門可介入處理
辦案民警還表示,目前對于環境污染的案件的處理更嚴格了。以前都由環保部門出具了結果后,公安機關才介入處理,而如今只要有污染環境的行為,公安部門可以第一時間介入處理,而這個案件也是重慶第一個直接由公安介入并刑事處理的。
目前,3個作坊一共抓獲4人,其中刑拘3人,取保候審1人。對于排放對環境污染的具體影響,環保部門人員已到現場取樣送檢,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在此,環保部門與公安機關希望市民能提高警惕,當發現身邊存在類似作坊,在對環境造成污染時,一定要第一時間向環保部門舉報,也可以撥打110。
(關鍵字:蓄電池 重金屬 廢舊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