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樓市行將收官,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內首次“轉正”,直接推動購房者看漲明年行情。“暖冬”的另一佐證是,房地產營業稅增長顯著,同比增速達58 .7%。中原地產、廣州經緯行等機構向南都記者分析認為,11月銷售一改往年淡季特點,推動購房者看漲行情,全年銷售實現正增長將成為不爭事實。
商品房銷售轉正
11月商品房銷售創年內新高,前11月累計銷售首次逆轉為正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11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9.170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增速較1-10月份提升3.5個百分點。這是這一指標在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其中11月銷售面積領漲,環比增25.82%,印證“暖冬”行情。
根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自9月以來商品房銷售面積已連續三個月銷售量在1億平方米以上,市場回穩跡象進一步顯現。前十一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量和銷售額均超過去年同期,全年銷售實現正增長已成定局。
易居研究團隊預計,12月份的銷售面積、銷售金額依然可能會再創統計意義上月度新高,全年銷售市場回暖已成不爭事實。
“目前購房者入市積極性有明顯增加,尤其是之前觀望的剛需客戶再度入市。”鏈接地產分析師張旭向南都稱看漲原因是對于市場預期相對樂觀,近期也未出現明確的收緊信號。
“商品房在一二線城市的機會正在釋放,特別是一線城市較大力度的舊城改造,為后續開發提供了優質且成本較低的土地資源”,在港上市的佳兆業有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對剛需房發展、快速周轉和城市更新的戰略發展而言也意味著機遇。
庫存加速下降
大面積向好的銷售也已經推動庫存緩慢下降。據中原地產的統計,上周全國多數城市住宅銷量同比均呈現明顯回暖跡象,庫存繼續消化。
根據易居研究院發布的《1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報告》,11月份市場交易量躍居近兩年最高位,庫存回落。一線城市庫存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三線城市成交量首次大于供應量,利好庫存去化。
易居研究員嚴躍進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11月與12月正在逐步釋放9月和10月積壓的剛需,因此成交量活躍的局面會延續至年末。這樣,庫存量和存銷比的下降動力依然存在。
“我們監測的2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回落,相比上月0 .3%的回落速度,本月明顯加快。這也是繼9月份庫存量觸頂后,連續2個月出現庫存回落的現象。”嚴躍進表示,11月份推盤量略降、成交量激增,促使庫存回落效果明顯。
具體到各區域城市,截至11月份,一、二、三線2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2972萬、2794萬和254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分別為-3.1%、0.3%和39.1%,環比增長分別為-1.8%、-2.4%和-0.5%。總體上庫存皆有回落。其中一線城市今年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的現象,值得市場關注。
房地產營業稅大增近六成
與此同時,昨日財政部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7871億元。其中,房地產營業稅同比增加123億元,增長58.7%。
“一是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同比下降6.5%),二是建筑業營業稅同比增加83億元,大幅增長31.8%,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中原地產如是分析。
房地產開發企業主要涉及的稅種有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以及契稅等,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還有個稅、營業稅、契稅等等,商業地產還有房產稅等。在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看來,前11月財政收入上漲中房地產復蘇影響非常大。
近年隨著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樓市的火熱,房地產稅收一直高速增長。歷史數據顯示,自2003年開始房地產稅收影響到整個財政收入增長率,2007年增長達到一個峰值,2008年進入低潮,2009年隨著樓市刺激又走向了一個峰值。
“在房地產高速發展10年后,地方的土地出入金也將逐漸減少,后市有可能會加快房產稅的試點范圍,作為增加稅收的重要手段。”張大偉表示。
申銀萬國有關研報認為,目前地產行業基本面和政策面很難發生大的改變,較確定的業績、開發商持續的快周轉戰略,都對房地產造成一定利好。
(關鍵字:房地產 樓市銷售面積 一線城市 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