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中國含鎳生鐵產量超過400萬噸(折合鎳金屬28.24萬噸),絕大部分用于不銹鋼生產。
伴隨著前幾年不銹鋼行業的快速發展,鎳生鐵產業的發展腳步也逐漸加快。但是,過快的發展速度導致鎳生鐵產業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
2011年,中國生產不銹鋼消費的鎳金屬量占鎳總消耗量的80.03%。
2005年底,LME鎳價開始暴漲。
在國外,紅土礦冶煉鎳鐵工藝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當金屬鎳價飚升到天價高位時,中國也具備了開展紅土礦冶煉鎳鐵的優勢。
中國先后在高爐、礦熱爐上使用紅土礦冶煉低鎳生鐵獲得成功,并且在東部沿海地區廣泛推廣。
2008年~2011年,中國每年高、中鎳生鐵產量增長顯著。鎳生鐵的成功使用,迫使2007年LME鎳價大幅降低。在2008年底LME鎳價降到低點時,全球含鎳生鐵已經形成150萬噸產能(國內110萬噸,國外40萬噸),并有近千萬噸級不銹鋼產能已建或在建項目。這股投資熱于2011年初拉動LME鎳價小幅上漲,直到去年第二季度鎳價才開始持續震蕩下跌。
不銹鋼生產企業在使用含鎳生鐵替代純鎳金屬進行交易時,通常要評估經濟收益。
據了解,1噸純鎳金屬與含鎳量為10%的10噸高鎳生鐵,其鎳金屬的重量等值。當用10噸鎳生鐵與1噸鎳金屬進行交易費用比對時,應計算超過8噸鐵金屬的價值。在含鎳生鐵生產成本中,鎳礦占大部分(去年約為50%),電力占成本的25%~40%。
由此可見,鎳生鐵生產利潤不斷向鎳礦產商轉移,而生產者則利潤大跌或虧損,從而造成生產不穩定。
去年,鎳生鐵成本上升,鎳點(包含合金中的鐵金屬的價值)價格卻逐步降低,中鎳生鐵的價格超過高鎳生鐵甚至純鎳。同樣重量鎳金屬的高鎳生鐵的價值,出現了高于純鎳金屬的溢價。這表明鎳生鐵正在逐漸喪失其價格優勢。
今年,全球不銹鋼市場跌入低谷。今年第一季度,中國不銹鋼產量為343萬噸,同比下降了1.2%,環比下降了5.0%。鎳的供應過剩,導致精煉鎳價格逐年下降,鎳生鐵被迫降價。
2011年,鎳生鐵實物產量為400余萬噸(折合成鎳為28.4萬噸),紅土礦進口量增加到4826萬噸(印尼2571萬噸、菲律賓2213萬噸)。
此外,印尼從今年5月6日起對出口紅土礦征收20%的關稅;2014年,印尼可能將有小于6%的紅土礦停止出口。
2011年,中國鎳生鐵(折鎳)產量為28.24萬噸,目前年產能為48萬噸,未來年產能將接近100萬噸。
中國生產用的紅土礦依賴進口,將面臨紅土礦漲價和市場低迷的雙重壓力,今年含鎳生鐵產業前景面臨極大困境。
而在印尼投資辦廠,存在煤、電、礦、廠施工地點分散,運輸和人工條件差,投資大、工程戰線長等一系列困難,項目的投資風險極大。
(關鍵字:鎳鐵 鎳生鐵 產量 生產成本 不銹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