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明確了增加資源供應、加快管網和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等6大重點任務。在非常規天然氣發展方面,《規劃》提出,頁巖氣將初步實現規模化商業性生產。值得一提的是,《規劃》還明確了“常規與非常規天然氣開發相結合”的思路,并提出落實頁巖氣產業鼓勵政策,給予頁巖氣更多實質性扶持。分析人士認為,從《規劃》提出的有關目標來看,頁巖氣將成為我國能源開發的重頭戲。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認為,天然氣在能源構成中占比的不斷提升是大勢所趨,清潔能源除了在能源結構調整中發揮重大作用,還能夠有效支持環保政策的落實。盡管國家層面一再堅持天然氣領域的開發力度需要極大,產業規劃已經初步到位,產業鏈條各個環節都能釋放出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還需要更加明細政策的出臺。
價格機制如何完善:價格倒掛現象已經持續很長時間,政府干預已經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積極性,當前的改革思路是逐漸推進定價機制的市場化,用供求關系來決定最終的零售價格。而當供給能力無法滿足需求之時,市場化改革的唯一結果便是價格大幅上漲,民用燃氣和工業用燃氣提價的現象還會出現。這會涉及到普通居民和相關企業的切身利益,這并非簡單的經濟問題,還極有可能演變成社會問題。有鑒于此,完善價格機制不如先行做好勘探開發。
權限放開:天然氣行業雖有競爭因素存在,但多數環節仍以壟斷為主,勘探開發對國企和央企的依賴過重,進口燃氣主要由國企和央企承擔。而導致這一局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行政干預將相關權限直接賦予龍頭企業,過度壟斷從而導致效率低下。放開勘探開發環節的審批、放開進口燃氣權限的政策若盡快落實,民企在天然氣行業所能發揮的作用將大大提升。
中投顧問《2013-2017年中國燃氣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城市燃氣市場目前高度分散,為了獲得更強的議價能力和更低的營運成本,燃氣行業的兼并重組一直在進行。主要城市燃氣公司服務提供商的市場分額已經從2005年的27%大幅上升到2012年的40%以上。在城市燃氣行業中,大的服務提供商有更強的議價能力、更佳的協同效應和更低的單位成本,因此行業內兼并收購的趨勢還將繼續。
(關鍵字:天然氣 非常規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