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非洲投資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也引發了各種爭議。反對者態度激烈,并警告那種為了中國投資者和少數非洲本地當權者的利益進行無情開采的活動。另一些人則認為,中國對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正在改變非洲內陸一些最不發達地區,并為那些窮困潦倒的當地人帶來可觀的利益。
中國現已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過去10年間,在中國的幫助下,非洲的平均GDP增長達到5.5%,到2012年,已有高達2000億美元的資產在中非之間自由流動。非洲對中國的出口貿易絕大部分為原材料,配合維持中國在經濟繁榮時期龐大的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和建筑工業運轉。近年來,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已隨著國民經濟消費導向的增強而有所下降,但其在非洲的投資對很多國家的發展仍至關重要。
贊比亞是中國在非洲密集投資的典型對象之一。中國在贊比亞的投資已經從2000年的1億美元上漲到2012年的28億美元,其中90%都被礦業部門吸收,用來發揮贊比亞豐富的銅、鈷資源優勢。贊比亞多黨民主運動執政黨曾希望2012年7.6%的GDP增長率能確保自身在大選中贏回選民的支持。
目前已經在贊比亞開始生產的中國公司大概有7家,包括中國有色集團的謙比希銅礦、盧安夏銅礦、濕法冶煉廠以及火法冶煉廠等等,還有一些中國公司,主要是中小型私企,在西北省、銅帶省和盧阿普拉省從事銅以及錳的探礦工作。
贊比亞礦業、能源及水資源開發部副部長里察德·穆素庫瓦(Richard Musukwa)指出:“與西方投資者相比,中國企業的確是后來者,但贊比亞政府非常珍視與中國公司的合作。我們很多的礦企遭遇困難,但很多礦山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即使在金融危機時,礦業生產也從未停止過,也沒有裁員。這對贊比亞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希望中國企業能夠保持并且加大對于贊比亞礦業的投資。”
(關鍵字:非洲 基礎設施 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