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地質局報告稱,印度尼西亞有200萬公頃的土地具有鎳礦潛力,其中只有80萬公頃已開采或開采。
鎳被能源礦產資源部列為47種重要礦產商品之一。據印尼礦產和煤炭總局采礦計劃開發總監Tri Winarno稱,截至2023年11月,印度尼西亞的鎳儲量據報道約為50億噸,其中腐泥土35億噸,褐鐵礦15億噸。
Tri Winarno解釋說,已經制定了包括區域拍賣和分配在內的機制來增加鎳儲量。
勘探研究是研究機構中標后對指定區域進行的研究。雖然有可能發現新的鎳儲量,但具體地點尚未確定。
Tri Winarno提到這些區域可能位于蘇拉威西島周圍。不過,截至目前,還沒有新的鎳儲量發現計劃。
截至2023年6月,鎳在采礦業中越來越重要,主要用于不銹鋼的生產。
從汽油動力汽車向電動汽車的日益轉變進一步刺激了對鎳的需求。
印度尼西亞擁有豐富的鎳儲量,是世界上最大的鎳礦擁有國。
根據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ESDM)發布的2020年鎳手冊顯示,印尼鎳礦儲量達到45億噸。
此外,其估計資源量更為廣泛,總計達117億噸。大約90%的鎳資源分布在中蘇拉威西、南蘇拉威西、東南蘇拉威西和北馬魯古。
印度尼西亞鎳礦潛力的吸引力吸引了眾多渴望開采和建立精煉廠(冶煉廠)的投資者。
然而,鎳和煤炭一樣,是一種不可再生商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開采可能會耗盡其資源。計算鎳儲量的彈性需要考慮精煉技術。
鎳有兩種類型:含量超過1.5%的高品位鎳(腐泥土)和含量低于1.5%的低品位鎳(褐鐵礦)。
腐泥土鎳采用火法冶煉技術進行加工。截至2020年,ESDM記錄的腐泥土儲量為26億噸。
火法冶煉廠每年加工腐泥土鎳高達9550萬噸,估計腐泥土儲量的使用壽命到2047年。
至于褐鐵礦鎳,其儲量達17億噸,采用濕法冶煉技術加工。濕法冶煉廠每年需要投入褐鐵礦鎳2400萬噸。根據這些數字,褐鐵礦鎳儲量預計將持續到2093年,即大約70年以上。
印度尼西亞采礦專家協會(PERHAPI)估計腐泥土儲量的使用壽命約為16年。這一計算基于地質數據報告的腐泥土儲量約為33億噸,目前火法冶煉廠(RKEF)的需求約為每年2.15億噸。
相比之下,16.7億噸的褐鐵礦儲量和每年6000萬噸的濕法冶金冶煉廠(HPAL)需求表明,褐鐵礦鎳儲量可能在30年后耗盡。
Perhapi董事長Rizal Kasli表示:“HPAL產品通常用作電動汽車電池的材料。”他強調,由于涉及的資本支出相對較高,加工褐鐵礦鎳的冶煉廠仍然相對較少。
(關鍵字:印尼鎳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