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整個家電行業呈現出前低后高的走勢,當年初受疫情影響,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受到沖擊。此后,隨著國內疫情受控,生產和需求逐漸恢復,后幾個季度開啟了“補償性”的回暖。
不過,家電行業中的一個細分領域小家電則在此次疫情中得到爆發,消費者認知度也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小家電主要依賴線上渠道的特性,也使得該行業幾乎沒有受到實體店停業的掣肘。
首先是在2020年初,由于疫情居家隔離的原因,大量人群不得不居家飲食,這也使得廚房小家電銷量迎來一波井噴。緊接著,包括空氣凈化器、消毒碗柜等健康小家電也由于民眾防疫意識的提高而出現銷量暴增。
此后,伴隨著國內疫情被控制下來,海外疫情的爆發,小家電產品又迎來出口“爆單”。可以說,對于小家電行業而言,今年全年都是一個忙碌而豐收的年度。
在行業專家看來,受益于疫情,小家電的市場認知度得到大幅提升,對該行業的快速發展助推巨大。相對于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產品,小家電產品屬于可選消費,消費彈性很大;加之疫情之前小家電產品在國內市場的滲透率不高,因此增長的勢頭非常迅猛。
小家電行業的增長,大致可以歸納為三條邏輯。
第一是滲透率。即便是在今年小家電取得爆發式增長后,國內小家電滲透率依然不到30%,大概還處于發達國家一半左右的水平。
對照發達國家家電消費的變遷史,我國民眾這幾年家電消費習慣也開始發生變化,一方面是從功能消費轉向品質消費,另一方面是從剛需大家電轉向非必需的品質小家電。在消費人群上,80、90后成為主要消費群體,年輕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大大推動了生活小家電產品的發展。
第二是產品創新。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的產品形態往往數十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特別是在品類上鮮有顛覆式的創新;但小家電是卻一條能夠不斷“推陳出新”的增量賽道,例如近年來比較火熱的面包機、咖啡機、空氣炸鍋、掃地機器人等,這些產品在十幾年前還看不到。
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小家電產品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導致小家電行業不斷出現新品類。相比大家電,小家電的創新可以從無到有,每過三五年都會出現一批此前沒有過的新型產品。這說明小家電市場是一個持續擴容的市場,目前幾乎看不到天花板。
第三是海外需求。下半年以來,隨著部分海外國家產能受限,越來越多海外訂單轉移至中國,而小家電出口也呈現“爆單”的狀態。
事實上,以新寶股份等為代表的國內小家電企業,在技術、設計以及生產制造水平上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產品價格也極具競爭力,疫情讓中國小家電行業在全球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穩固。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還了解到,如今來自一帶一路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對小家電的需求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未來有望造就一個不亞于歐美地區的出口市場。
不過,綜合來看,創新對行業增長的驅動力依然是最強的,能夠走在市場前面,不斷用新產品創造需求的企業將成為行業贏家;但由于小家電行業門檻較低,缺乏創新的產品和企業則很有可能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不斷出局。
(關鍵字:家電行業前瞻:小家電“疫”中突起 打開需求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