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市遇冷,汽車流通領域經銷商因資金鏈斷裂跑路的事件頻繁上演。脆弱的融資體系、單一的利潤來源是汽車經銷商們鋌而走險、最終走向歧途的重要原因。
經銷商跑路“年年有”
10月13日,一名蘇州女老板,因借貸億元、資金鏈出現問題,卷款跑路。其所代理的三家東風雪鐵龍4S店突然關門,上百名消費者面臨無法提車的窘境,位于蘇州吳中區郭巷、蘇州高新區馬運路、連云港市的4S店員工的工資至今未得到解決。
據媒體報道,東風雪鐵龍已經派出蘇州工作組,全面梳理客戶狀況,以便解決問題,目前正在了解訂單情況、已付全款但未提車的車主情況等。
作為廠家,面對經銷商的“閃退”,更多表示出無奈,“此事對東風雪鐵龍影響也較大,一直以來我們在江蘇的銷量不錯,未來我們的品牌、汽車售后維修等都受到影響。”東風雪鐵龍工作人員表示。
不可否認的是,在車市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之下,經銷商資金鏈趨緊與該品牌市場銷量不佳脫不了干系。東風雪鐵龍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之一,但相對于大眾、豐田等已將體量做到百萬輛的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車企,東風雪鐵龍今年的銷售目標僅為23.55萬輛,市場占有率僅為1.85%,顯得步伐有些遲緩。
北京一位從事汽車銷售近10年的某品牌4S店經理稱,雖然不清楚上述跑路的經銷商是否因為汽車銷量不好而資金鏈斷裂,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經銷商的資金壓力明顯大于往年。
“對于經銷商來說,一個店需要的流動資金越來越高,以一輛新車占用15萬元資金計算,100輛庫存車占用4S店的資金就達到1500萬元,加上人員開支等費用,一個店起碼要3000萬左右的流動資金,按照行業規定,通常70%左右的資金是通過銀行貸款而來。”上述業內人士稱。
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宏觀經濟形勢下行、銀行加息等外部環境趨緊時,再加上終端市場需求疲軟、人力成本增加等雙重壓力的擠壓,經銷商的現金流變得十分脆弱。
兩年前,有14年賣車歷史、經營近10個汽車品牌、擁有超過10萬客戶資源的眾義達集團,便因資金鏈崩裂而被金達洲集團納入旗下。原因便是當年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使得整個集團能夠從銀行獲得的授信不斷下降,流動資金周轉不靈,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直接影響到了最基本的業務層面。
去年,同樣性質的事件再次上演。廣東南海華南汽車城里東風悅達起亞悅亞4S店、東風小康、東風雪鐵龍、東風風神經銷店同時人去樓空,主要原因便是4家店的老板多元化投資失利,導致一筆銀行貸款沒有拿到,進而影響4S店的資金周轉。
融資渠道單一
對于汽車經銷商在車市不好時多元化經營的經營方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汽車經銷商專注于做汽車銷售,是發展和成功的關鍵,多元化、跨行業經營對自身發展極為不利,“如果原本用于汽車銷售的資金不被亂用,經銷商不會資金鏈斷裂。”
據記者了解,目前排名前幾位的汽車經銷商集團為了擺脫新車銷售利潤占比過高的單一盈利模式,紛紛嘗試多元化經營,但方向僅限于汽車銷售相關的領域,比如汽車金融、改裝車等領域。
比如,中升控股收購卡爾森汽車技術公司70%股權,進軍改裝車領域。卡爾森是一家擁有超過20年歷史、位于德國的世界頂級汽車改裝公司,專注于提供汽車用品和零部件的設計,以及基于梅賽德斯奔馳品牌汽車的高性能專業改裝。
再比如,龐大集團也著手進軍改裝、融資租賃等領域。聯拓集團也宣布與一家汽車制造、代理、保險聯營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成為汽車保險提供商。
業內人士稱,如果賣車利潤下滑,嘗試與汽車相關聯的領域開拓業務無可厚非,退一萬步講,經銷商在遇到資金難題時,應該首先想到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解決,而不是跑路。
從去年起,經銷商集團化趨勢便十分明顯,幾大經銷商集團都在積極進行兼并重組,收購中小規模的經銷商。一些在市場搏擊中實力不濟的中小規模經銷商,近年來也紛紛投靠“大樹”以求自保。
另外,對于融資渠道有限、利潤來源單一(新車銷售仍占經銷商收入八成以上)的汽車經銷商來說,實現資本市場融資,是目前一條不錯的生存之道。
但資本市場似乎對汽車流通企業并不“感冒”。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對2010、2011年流通行業百強企業經營狀況進行分析,從數據來看,近兩年中國汽車流通領域百強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在7%左右波動,而凈利率更是維持在2.3%附近,與國際成熟市場的參考值10.6%和5.2%有較大的差距。
(關鍵詞:經銷商 汽車 資金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