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消息稱,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有望近期出臺,“家電下鄉”政策有望繼續落實并完善配套措施。
此前我國也曾實行過為期兩年的“汽車下鄉”,對農民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政策刺激帶來了當期微客及微卡市場的快速增長。2009-2010年微客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83.4%和27.8%,年均復合增速達53.1%;微卡銷量增速達72.8%和21%,年均復合增速為44.6%;均高于同期汽車行業總體銷量復合增速的39.1%。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情況下,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行業,汽車消費無疑將為拉動內需貢獻重要力量。
據了解,此次“汽車下鄉”政策有望“擴容”,新一輪政策或將補貼范圍擴大到1.3升以下小排量汽車和重型卡車,充分體現了當前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政策意圖。
雖然政策期望甚高,但“汽車下鄉”要想真正達到預期效果還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克服諸多困難。
首要的問題就是養車費用。一輛汽車每年都要產生保險、路費和保養等固定支出費用,總體相加近4000元。此外目前汽油價格每升普遍超過7元,柴油價格每升已超過7.5元,還有持續上漲的趨勢,居高不下的油價將是農民養車的一個沉重負擔。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位數為6194元,堪抵一年的養車費用。在當前“買得起養不起”已成汽車用戶普遍抱怨的情況下,養車成本將是 “汽車下鄉”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
另一方面,農村買車多出于運輸拉貨、載客等用途,不同于城市中將汽車作為消費品的概念,在農村汽車更多處于“固定資產”的定位,更講究實用性。在農村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農民賺取收益的重要工具,因而農民購車多選取微型卡車、微型客車。
從這一角度來說,農村的汽車市場結構與需求和城市有相當大的差異,這對眾多主要生產小型乘用車、小型轎車以向城市供貨的車企來說,拉動效果有限。
此外,“汽車下鄉”政策若實施不當還將帶來負面效果。
考察比“汽車下鄉”更早實施的“家電下鄉”政策,可以發現,隨著時間延長政策效果在逐漸淡化。2011年二季度部分月份家電下鄉零售額和零售量同比出現負增長,2011年全年家電下鄉實現銷售量1.03億臺,實現銷售額26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5%和53.1%,增速相比2010年的130%和170%已經大幅放緩。
而工信部今年9月13日召開的家電行業座談會指出,“節能補貼”新政出臺以來并且顯現明顯效果,家電市場已呈現疲態。此外不少商家手里都握有待報銷的費用,有的多達數十萬,地方財政部門對報銷這部分費用持消極態度,眾多企業對政策延續表示擔憂。
類比而言,“汽車下鄉”政策的實施也并不會給汽車市場帶來全然的積極效應。從市場秩序的維護和企業競爭力的提高等層面來看,僅進行簡單的補貼刺激對汽車市場的長期發展和企業資金鏈的維持將是弊大于利。
總體來看,“汽車下鄉”將是汽車企業鋪設二三線城市銷售渠道的重要契機,也將為促進消費起到一定效果,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落實多方的配套措施。
(關鍵詞:汽車下鄉政策 家電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