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量、優質的鐵礦石原料是包鋼實現再創業、大發展的基礎。去年,包鋼自產礦配比由44%增加到51%,最高達到57%。如今,包鋼已經在“十二五”的航道上揚帆起航,作為公司重要的原料基地,白云鄂博鐵礦如何跟上公司快速發展的步伐,為“大包鋼”建設提供有力的原料保障?近日,白云鄂博鐵礦(下簡稱“白云鐵礦”)礦長姬志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貫徹‘精料’方針,穩定礦石品位,增加礦石產量,提高礦石質量指標,是全體礦山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歷史重任。”
記者日前走進白云鐵礦,一片繁忙的采礦景象映入眼簾:10立方米和20立方米電鏟揮臂起落,不停地為運礦車裝載礦石;108噸電動輪和172噸電動輪車在主礦、東礦采場縱橫馳騁;一列列“龍車”滿載礦石蜿蜒前行……走進鐵礦生產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GPS智能調度系統顯示屏上,主礦、東礦采場盡收眼底,電鏟作業條件和環境時刻處在被掌控狀態,電動輪運行情況隨時隨地實施跟蹤。
但姬志勇對白云鐵礦的現狀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坦言,作為一個有著50多年開采史的老礦山,白云鐵礦不可回避的現實是設備老化嚴重、東采場礦石可采量不足等,很多技術指標落后于國內先進礦山。
2010年,白云鐵礦就已制定“向建設國內一流礦山發起沖刺”的目標,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打造成為管理一流、指標一流、環境一流的新型現代化礦山。今年,包鋼給白云鐵礦下達了礦石總量達到1230萬噸的生產任務。
姬志勇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白云鐵礦打造一流礦山的關鍵時期。白云鐵礦決心以包鋼“十二五”規劃為動力,以建設全國一流礦山為目標,強化管理,改善環境,提高礦石生產規模,力爭全年再超產20萬噸。據統計,今年1月份該礦共輸出礦石102.63萬噸,完成計劃的100.62%,超額完成了月生產任務。
2011年,白云鐵礦將繼續對鐵礦石進行選冶攻關,把礦石生產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他們建立健全了獎勵機制,使礦石生產更加順暢;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按照冬季操作法精心操作設備;對礦石作業區設備加強維護、保養,保證設備穩定正常運轉。在科學合理安排生產的同時,維持采場的合理布局,加大礦石區爆破力度,滿足采場貨源儲備,保證破碎機的礦石供應;隨時隨地監測礦石品種、品位,做到質量均衡、配礦合理,把高質量的礦石原料輸送給包鋼集團。
今年,該礦還要搶抓機遇,在強化管理和對標升級上下大工夫,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同國內同類型先進礦山比較,進一步增強實力,尤其是做好人力成本對標,加強人事制度管理,強化職工培訓,做好人力資源儲備。
姬志勇表示,“十二五”期間要確保包鋼的原料保障,白云鐵礦必須強化礦石組產,提高優質原料保障。該礦將加大投入,對生產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對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優化,新建主礦膠帶排巖系統、化工乳化炸藥地面生產線,還將對該礦周圍的鐵礦資源進行勘探和補充勘探,以提高該礦的儲量級別。在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該礦計劃盡快制訂儲備礦產資源的開采方案,積極推進后備資源的開采,為包鋼公司本部實現產鋼1650萬噸和提高自產礦比例打下堅實的原料基礎。
記者了解到,目前白云鐵礦還承擔著許多社會職能。近年來,在包鋼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該礦職工的就醫條件等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下一步,該礦將繼續改善職工的就醫條件、建設經濟適用房、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目前,該礦正積極與當地政府協商,進一步爭取有關方面的支持,力爭早日完成對該礦陳舊生活設施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