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鋼材市場消息,今年以來,國內粗鋼產量持續增加,據統計今年1-8月份累計粗鋼產量為52184.2萬噸,與去年同期48406.6萬噸相比:凈增3777.6萬噸,增加幅度7.8%,作為鋼材品種的“小弟”冷軋硅鋼卷產量也不例外。據有關資料統計:今年1-8月份共生產冷軋硅鋼卷(含取向)產量為537萬噸,與去年同期429.7萬噸相比;凈增加107.3萬噸,增幅打25%,在鋼材品種大類中名列第二,在扁平材中名列第一。按1-8月份產量測算,冷軋硅鋼卷單月平均產量接近60萬噸,預測全年產量在720萬噸左右。冷軋硅鋼卷產量較大幅度上升,處于供大于求買方格局,然而在“以噸位論英雄”觀念下,除寶鋼外其它大中型鋼廠均呈現產量上升的態勢,幅度由個位數,多數是兩位數甚至是三位數(%)上升。再看生產冷軋硅鋼卷的小鋼廠數據:江蘇地區今年1-8月份僅生產2萬噸,與去年2.2萬噸相比減少了0.2萬噸降幅為-9.1%,浙江地區共生產了37.2萬噸,與去年38.4萬噸相比減少了1.2萬噸,降幅為-3.1%。廣東地區共生產了14.5萬噸,與去年15萬噸相比,減少了0.5萬噸,降幅為-3.3%。在同樣市場環境下,大型鋼廠基本上是增產的,而小鋼廠卻是減產的,這說明了什么呢?
一、體制不同,大型鋼廠基本上是國企,有的還是”央企”,他們的特點是“做大”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它們就是虧損也要做,而小鋼廠基本上是民營企業,對市場敏感度高,老板虧不起,做虧本生意是要破產的。
二、機制不同,小鋼廠“船小掉頭快”,對市場行情反應快,出廠價實際隨行就市,以銷定產,有合同就生產,反之則減產或者停產,改做其它有訂單的品種,用工制度靈活,而有的大鋼廠認為:我不做別人會做,客戶搶走了,市場占有率沒有了怎么辦?不要說停產,減產也困難,堅持下去,主要“活著”就有機會。………是這樣嗎?
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啟示。
(關鍵字:硅鋼 冷扎硅鋼 鋼廠 冷軋硅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