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鋼鐵行業的總體運營情勢依然嚴峻。粗略統計,目前鋼鐵業的資產負債率已接近70%,進入高風險區域;而一季度末鋼鐵業長期借款減少,而短期借款增加,說明鋼廠運營日趨艱難;應收賬款大幅增加,表明由于行情不好,壞賬可能增加,并導致資金周轉困難。
事實上,蔓延在中國鋼鐵行業的負面情緒,讓鋼鐵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持續走低的鋼價,影響了鋼鐵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使得鐵礦石需求強度有所減弱,而這也讓鐵礦石價格跌至7個月低位。由于需求前景引發廣泛焦慮,且行業產能過剩現象令人擔憂,中國的交易商和鋼鐵企業一直在清理庫存。隨著鋼價的持續走低,鋼企盈利隨之進一步惡化。上述中鋼協公布的重點大中型鋼廠,4月份利潤僅1.53億元,足以證明眼下的“尷尬”。
目前我國粗鋼總產能約為10億噸,遠超去年的總產量7.165億噸。產能過剩是我國鋼鐵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控產量、調結構仍然是當前我國鋼鐵企業走出“旺季不旺”怪圈的唯一出路。部分鋼廠也被迫選擇檢修,且較前期呈現增加態勢。據中國聯合鋼鐵網統計,截至5月31日,全國共有11座高爐已確定停爐或檢修,影響鐵水產量約110萬噸。同時,另有部分鋼廠則采取降低高爐利用系數等方式進行隱性減產。
當前鋼廠檢修動態與2012年7月末相似,即鋼廠由滿負荷生產轉向開始減產,未來檢修是否進一步擴大范圍仍需觀察。只有當檢修持續一段時間之后,粗鋼產量才會出現實質性下降,市場才有出現轉機的可能。很顯然,當前鋼廠檢修剛有苗頭,暫不具備令鋼市轉折的條件或基礎。
從目前鋼市格局來看,供需矛盾仍舊加劇惡化,產量的攀升勢頭不減,制造業的低迷程度明顯差于預期,鋼廠若不采取減產、檢修等自救措施,鋼價弱勢難改,下方空間仍存,探底趨勢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