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22日報道,中國本周從銀行體系抽走創紀錄數量的現金,以反制已引發通脹擔憂的信貸爆炸式增長。
過去三天里,中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從中國經濟中抽走了9100億元人民幣(合1460億美元),創下單周現金回籠新高。
中國央行采取此舉后,在很大程度上由流動性狀況主導的中國股市出現拋售。主要股指上證綜指下跌3%。
在一定程度上,中國央行此舉是對上周農歷新年假期之前所進行的流動性注入的技術性逆轉。但分析師表示,隨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活動逐漸升溫,此舉還預示著中國央行審慎地轉向偏緊的貨幣政策。
“這是一個信號,表明他們打算改變政策立場。眼下實在太寬松了,”瑞穗證券(MizuhoSecurities)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1月份的信貸發放量令人擔憂。”
1月份,中國社會融資總量(包括銀行放貸以及非銀行機構提供的融資)飆升至創紀錄的2.5萬億元人民幣,超過2009年初的月度總量當時,中國政府為對抗金融危機而出臺了大規模刺激計劃,導致信貸激增。
中國央行在2月初發表的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隨著經濟復蘇加強,控制通脹將成為工作重點。去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至7.8%,是十多年來的最慢增速,但自去年第三季度末以來,中國經濟已進入加速軌道。
若不采取對策,放貸激增可能預示著今年增長加快、通脹上揚。
中國央行在本周的例行公開市場操作中,讓此前發行的86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協議到期失效,實際上逆轉了春節假期之前現金需求激增時進行的短期流動性注入。
此外,中國央行還進一步發行了500億元人民幣正回購協議,從經濟中回籠額外現金。同時,中國央行利用其中一部分正回購協議的較長期限(長達3個月,而非通常的7天或28天),將資金鎖定更長時間。
“這是貨幣政策的一種正常化。無疑,目前體系中的流動性實在太多了,”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SociétéGénérale)經濟學家姚偉表示。
在房價出現反彈后,中國政府也開始對房地產行業加緊調控。中國國務院周三表示,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必須實施更嚴格的限購措施。近幾周,在富裕的廣東、浙江和江蘇省,地方政府都已采取措施提高購房者的抵押貸款成本。
根據房地產門戶網站搜房網(SouFunHoldings)對全國100個城市的調查,1月份中國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
樓市復蘇對作為中國經濟關鍵支柱之一的建筑業來說是利好消息,但在付出近三年努力遏制不斷上漲的房價之后,中國政府決心不讓樓市失控。
(關鍵字:央行 回籠資金 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