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出爐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盡管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4%,為連續七個季度放緩,但環比增速繼續上升,且9月份工業生產、出口、投資和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紛紛回暖,顯示中國經濟見底企穩趨勢基本確立,四季度經濟有望溫和反彈,實現全年7.5%的全年增長目標無憂。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增長觸底企穩的信號逐步明確,降低了短期內出臺較大力度放松政策的必要性,年內進一步降準降息的可能性較低。
三季度GDP增速7.4%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4%,較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創下三年半以來新低。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經濟增速連續七個季度放緩,但前三季度GDP增速達7.7%,仍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與此同時,三季度GDP環比增長2.2%,較二季度繼續改善。
“三季度經濟數據符合預期,現在可以判斷經濟底部已經到來,四季度經濟將企穩回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對記者表示。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解讀經濟數據時也指出,從三季度的數據,尤其是9月份的主要指標數據來看,國民經濟運行企穩的態勢比較明顯。
一方面,三季度GDP增速雖然在回落,但回落幅度比上個季度收窄0.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9月份無論是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等先行指標,還是工業生產增速、投資、消費、出口等數據均有所回暖。
數據顯示,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比8月增速回升0.3個百分點;消費增速比上個月回升1個百分點;而出口增速回升7.2個百分點,投資也在加快。此外,一些經濟先行指標也有回暖勢頭,9月份PMI比8月份回升0.6個百分點;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回升1.4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當前國民經濟運行正在由緩中趨穩向筑底企穩轉變,經濟筑底企穩態勢基本確立,四季度經濟有望溫和反彈。
四季度經濟或溫和回升
談及四季度經濟增長預期,盛來運也認為,四季度將延續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筑底企穩勢頭,經濟溫和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大,實現全年的增長目標還是很有信心的。
交通銀行[4.37 0.46% 股吧 研報]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說,四季度外部和內部環境都將會趨穩。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四季度投資增速會繼續加快,消費也會穩步上升,而信貸規模的擴展也將會對消費和出口帶來積極推動。
連平指出,今年國家新批復很多投資項目大都在6月份,由于這些項目從審批到實施會有3-6個月的時間,因此,9月份以后投資項目陸續開工,并將在四季度繼續發揮效應,可以預見四季度投資增速會繼續加快。
“基于上述因素,我們正在考慮上調全年投資增速預期,由此前的20.5%上調至21%。”連平說。
此外,此前數據顯示,9月份PMI分項指數中,原材料庫存指數在連續下降數月后開始回升,表明去庫存化過程即將結束。而近期煤炭等大宗原材料商品價格出現波動,物價上漲預期增強,也將促使部分廠商增加庫存。
連平預測,四季度經濟增速將小幅回升,GDP實現同比增長7.8%問題不大。下一步中國不應擔心經濟過冷問題,而是應管理好投資,避免投資過熱。
張立群認同四季度經濟會好于三季度的觀點,同時也強調,由于潛在增長率下降,未來中國經濟將維持7%-8%的溫和增速。
貨幣政策放松可能性變小
由于經濟企穩跡象明顯,加之流動性改善,貨幣政策放松的必要性越來越小。多位專家和分析人士也表示,沒有必要進一步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
連平指出,為穩增長,此前貨幣政策傾向“向松”微調,年內已兩次降息并兩次調降存款準備金率,不過目前繼續“向松”微調的可能性不大。預期年底仍會下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但要看外匯占款情況而定。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表示,宏觀經濟增長觸底企穩的信號逐步明確,降低了短期內國內出臺較大力度放松政策的必要性。但宏觀政策將維持寬松的態勢,以鞏固穩增長的成效。
他認為,四季度的貨幣政策將主要通過逆回購的方式增加市場流動性,年內進一步降準降息的可能性較低。預計年內財政政策將維持寬松態勢,基礎設施投資將維持相對較快增速。
(關鍵詞:宏觀經濟數據 經濟指標 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