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不斷下滑中斷了長榮海運營收創新高之路。
9月7日,長榮海運公布,8月合并營收達新臺幣574.42億元(約合人民幣129.11億元),跌破600億元新臺幣大關,年增14.83%,月減8.53%,為史上第五高紀錄。歷史最高紀錄是在今年7月,合并營收達627.99億元新臺幣。
今年前8個月,長榮海運累計合并營收新臺幣4660.65億元(約合人民幣1047.53億元),年增63.06%。
長榮海運指出,8月營收除了受到國際現貨運價的影響外,近期歐洲地區主要港口罷工行動持續,各地塞港問題嚴重影響船期與船隊調度,進而打擊整體營收效益,以致8月營收下滑。
事實上,集運市場最繁榮的時代已經結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史上最高紀錄落在今年1月14日的5109.6點,而9月2日最新一期數據已經降至2847.62點,跌幅高達44.26%。
盡管SCFI指數持續下跌且暫無止跌跡象,但長榮海運合并營收直到8月才中斷沖高之路,凸顯出長榮海運經營團隊的經營績效、新船下水及歐洲線、美國線長約運價的貢獻。長榮海運手握歐洲線、美國線長約客戶保護,今年年內單月營收仍能夠維持在高位,但年底前歐洲線長約客戶換約將會有不小壓力。
此外,長榮海運預計年底前還有2艘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即將交付,專營歐洲航行,主攻亞洲線的2500TEU集裝箱船也將有4艘下水交付。
Alphaliner的最新數據顯示,長榮海運目前船隊運力203艘約158.12萬TEU,其中包括125艘自有船舶和78艘租入船舶,運力排名全球第六位。同時,長榮海運還有55艘在建新船約53.93萬TEU,占現有船隊比例34.1%。
(關鍵字:長榮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