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西安東方英貝爾制冷有限公司正式進入破產程序,這一單月排產量不足5萬臺的空調壓縮機企業的倒下,在市場上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反應。但對空調壓縮機行業來說,英貝爾的破產,成為2012冷凍年度(以下簡稱冷年)空調壓縮機行業慘烈競爭的縮影。
高速急剎壓力空前
2011冷年的光景實在太好,以至于2012冷年行將結束之際,多數空調壓縮機企業人士還在感嘆:“車剎得太狠了。”更有企業人士直言:“與其說是車剎得狠,不如說是之前油門給得太足了!”
一年前的此時,記者在走訪各主要空調壓縮機企業的時候,聽到最多的兩個詞正是“滿產、擴能”。進入2012冷年,即使市場行情低迷,多數企業依舊按照既定計劃繼續擴產。
如今美芝的年產能已經擴大到3500萬臺,海立擴大到1800萬臺,凌達擴大到2400萬臺,瑞智擴至1500萬臺,連一向謹慎的三菱、松下和LG也紛紛提高了產能——整個空調壓縮機行業的總年產能在2012冷年結束之際已經超過1.5億臺!
龐大產能的背后是幾組對比強烈的數字。根據產業在線的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5月,2012冷年旋轉式空調壓縮機累計產量為9882.7萬臺,同比下降1.64%;銷量為9915.9萬臺,同比下降2.13%。而上一冷年同期的數據則是總產量為9729萬臺,同比增長30.5%;總銷量為9775萬臺,同比增長28.7%;產銷率繼續超過100%。來自下游的需求則更加嚴峻,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5月,2012冷年家用空調總產量剛剛超過8000萬臺,同比下滑幅度超過10%。
這意味著,目前空調壓縮機行業的產能超過需求3000萬~4000萬臺!而行業的總體同比增長速度已經從30%急降為“龜速”。
廣東美芝有關負責人評價稱,受近兩年行業快速擴能的影響,產能過剩在2012冷年開始顯現。整個市場整體需求增長停滯,出現了嚴重的供大于求局面。上海日立有關負責人也稱:“前幾年行業發展過熱,2012冷年是進入調整期的時候了。”
松下萬寶有關負責人也表示,2012冷年對空調行業來說是調整的一年,由于2011冷年末國內空調整機行業受到高庫存、出口減少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2012冷年在開始時各主要空調廠家就都采取了謹慎生產、限制庫存的措施——壓縮機行業也受此影響產銷下降。三菱電機有關人士評價得更加直接:“差,就一個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導致的空調整機需求下滑的原因之外,凌達壓縮機的大規模擴產給空調壓縮機行業帶來更大的壓力。據記者了解,2012冷年,在相繼投產鄭州和合肥基地之后,凌達壓縮機總年產能已經接近2400萬臺,較上一冷年增加近800萬臺,重要的是,凌達壓縮機仍然100%供應格力。“這相當于整個空調壓縮機市場被凌達吃掉了幾百萬臺的份額。”業內人士評價稱,“在格力和美的雙寡頭格局的空調市場,凌達和美芝的高自供比例,令其他空調壓縮機廠家承受了空前的壓力。”
利潤降低競爭慘烈
在轟轟烈烈的產能擴張運動結束之后,空調壓縮機行業卻迎來了市場的拐點,供過于求的局面從2012冷年一開始就表現得極其明顯。
因此,在連續幾個月產量同比下滑之后,多數空調壓縮機企業開始下調全年銷售目標,與此同時,整個空調壓縮機行業重新陷入了慘烈的市場競爭之中。英貝爾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退出市場的。
廣東美芝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困難的局面下,美芝繼續執行“以銷定產”的戰略。2012冷年截至5月美芝完成銷售空調壓縮機2400萬臺,全冷年希望能夠沖擊3000萬臺的銷售目標。
上海日立有關人士則稱,2012年1~6月,上海日立的空調壓縮機排產和空調行業的產銷變化基本一致。松下萬寶有關負責人也介紹說,2012冷年的旺季空調壓縮機排產基本滿負荷,但淡季卻比去年同期下降不少。LG空調壓縮機有關人士表示:“2012年前三個月空調壓縮機排產還好,但進入4月就不行了。”
此外,華潤三洋、三菱電機、西安慶安等企業均下調了銷售目標,只有春蘭壓縮機表示空調壓縮機排產計劃符合預期。
唯一沒有下調銷售目標反而保持滿產狀態的只有凌達。格力空調龐大的產能足夠凌達壓縮機持續消化。在空調壓縮機全行業面臨困境的時候,凌達這邊“風景獨好”。
慘烈的價格競爭重新出現。“由于供大于求,市場本已經成為買方市場,而恰在此時,原材料價格的下滑竟成了空調整機采購經理殺價的砝碼。”某空調壓縮機企業人士表示,“整機廠也面臨利潤壓力,因而給空調壓縮機企業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借著原料降價的由頭,殺價的幅度卻遠大于原料降價的幅度!”
然而據記者了解,空調整機廠殺價是一方面,供過于求迫使一些空調壓縮機企業主動報低價,這更將2012冷年的壓縮機價格水平拉低許多。一位空調整機采購經理和記者舉例說:“為了消化產能,有的壓縮機廠都急了。有一次,在我說了一個價格之后,對方竟然報出了一個更低的價格讓我下單,簡直是匪夷所思!”
某空調壓縮機企業人士評價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被產能所累,有時候甚至只求能將產品賣出去,從而攤掉設備成本。”
據多方了解,2012冷年,空調壓縮機均價同比下跌幅度超過10%,某些低端機型的降幅甚至達到20%。其中日系品牌降價促銷尤其猛烈。有企業人士坦言:“經過了三年壓縮機不愁賣的好日子,目前空調壓縮機的價格水平回到了2008年。”
在銷量下調、價格下降的情況下,2012冷年空調壓縮機行業在產量和利潤兩方面均進入了低潮期。
變頻閃亮熱泵起航
盡管行業發展陷入惡劣的生存環境,空調壓縮機企業并沒有停下產品結構升級的步伐。在前兩年各大企業紛紛將定速機型高能效化之后,從2011冷年開始,提高變頻產品的供應量成為幾乎所有空調壓縮機企業的共同戰略。
據產業在線的數據統計,截至2012年4月,2012冷年變頻旋轉壓縮機的內銷量累積達到2508.4萬臺,同比增長37.4%。這意味著,在全行業陷入低潮發展的時期,變頻壓縮機的銷售成了難得的閃光點。
據記者了解,各大企業均提高了變頻壓縮機的占比。
美芝變頻壓縮機產量的比重已經從上一冷年的30%,提高到37%。三菱電機這一比例高達40%。松下萬寶近三年來以每年10個百分點的幅度提升變頻產品占比,2012冷年這一比例提高到60%。華潤三洋是變頻產品占比最高的企業,目前80%的產量為變頻壓縮機。上海日立變頻產品的比例也有提升。
此外,國產兩品牌也先后通過生產線技術改造加大了變頻產品的推廣力度。春蘭壓縮機的變頻產品比重已經達到45%,西安慶安則在2012冷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變頻空調壓縮機。臺資企業瑞智在2012冷年的擴產行動中的主要目的正是擴大變頻壓縮機的生產能力,目前變頻壓縮機占比約10%。韓資企業中,LG空調壓縮機也在2011年下半年改造生產線,擴大變頻機型產能。目前在LG空調壓縮機的內銷機型中,20%~30%的比重為變頻產品。
在變頻壓縮機閃耀2012冷年的同時,稀土價格的波動仍是這一產品領域揮之不去的陰霾。去年此時,稀土價格飆漲震動整個空調壓縮機行業,有的企業上書有關部門希望控制稀土價格,有的企業則切換鐵氧體電機應對。經過了一年的時間,各空調壓縮機企業都已經有了長期的部署。
美芝有關負責人表示,美芝變頻產品在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稀土及鐵氧體應用技術都十分成熟。受客戶需求影響,美芝目前鐵氧體電機比重基本達到了100%。美芝在稀土及鐵氧體變頻技術上均擁有技術儲備,可根據市場需求任意調整產品結構。“美芝鐵氧體變頻壓縮機完全能夠滿足高能效的需求。”
上海日立有關負責人也稱,上海日立其實從1991年引進的變頻技術就是鐵氧體的,目前稀土和鐵氧體兩套產品全有,可根據客戶需求隨時切換,目前客戶在高能效高制熱量產品上普遍選擇使用稀土技術,在普通能效產品上使用鐵氧體技術。
松下萬寶則表示,松下萬寶的鐵氧體技術成熟,目前約占總產量的70%。在稀土價格較高的時候,松下萬寶以鐵氧體產品為主對應市場。目前鐵氧體壓縮機主要應對能效1、2級的市場,能效1級主要以稀土材料對應。“若稀土與鐵氧體價格差不斷擴大,我們將以鐵氧體材料為主,并不斷研發更高效的鐵氧體產品來對應高能效的市場要求。”
以鐵氧體變頻壓縮機為主的企業還有瑞智和春蘭。春蘭方面表示,稀土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價格會居高不下,鐵氧體代替稀土是必然趨勢,經過技術攻關和技改,春蘭鐵氧體變頻壓縮機的性能已與稀土壓縮機的性能相當。但某鐵氧體為主的空調壓縮機企業人士表示,經過測試,在1.5P以下的機型上,鐵氧體變頻壓縮機可以達到能效1級,但在2HP以上的機型達到能效1級則“比較費勁”。
華潤三洋、三菱電機以及LG則仍舊堅持稀土電機驅動的變頻技術。三家企業一致認為,當未來變頻空調能效標準修訂之后,鐵氧體電機將無法滿足高能效的產品需求。
在變頻壓縮機大力推廣的同時,熱泵熱水器專用壓縮機依舊是眾多空調壓縮機企業認可的新興增長點。業內專家分析稱,新一輪節能惠民工程將熱泵熱水器納入其中,將推動熱泵熱水器市場大規模發展,進而帶動熱泵專用壓縮機市場新一輪的增長。
美芝和上海日立的熱泵專用壓縮機已經推廣兩年,2012冷年,兩企業在這一產品的推廣均較以往順利,且都推出了CO2熱泵專用壓縮機。
美芝有關負責人表示,開發適用于低溫環境的熱泵熱水器專用壓縮機是未來熱泵發展的方向,CO2熱泵專用壓縮機應該有前景。
松下萬寶也對熱泵市場非常看好。松下萬寶將于2012年下半年量產熱泵專用壓縮機,目前已經與多個熱水器公司開展技術合作。瑞智也即將在中國大陸市場引入曾出口中東市場的耐高溫熱泵專用壓縮機。此外,三菱電機、春蘭、慶安也均有熱泵專用壓縮機面市。
只有華潤三洋稱,短時間內沒有推出熱泵專用壓縮機的計劃。
在產品結構優化調整中,R290等替代制冷劑壓縮機的生產在2012冷年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階段。全行業僅有美芝擁有一條R290壓縮機示范線,而R410A變頻壓縮機則已廣泛生產。幾乎所有企業均稱:無論R290還是R32還是更新型的環保制冷劑壓縮機,目前均處于技術儲備階段,在國家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不會量產任何一個機種。
政策激勵反響不一
2012冷年臨近結束之際,國家出臺新一輪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這一刺激政策的出臺能否給處于逆境的空調壓縮機行業帶來生機?對此,空調壓縮機企業人士看法不一。
上海日立有關負責人表示:“從上一次節能補貼效果來看,國家政策的推動力是巨大的,對行業技術升級有積極作用。這有利于空調壓縮機行業加快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能效水平。”
廣東美芝有關負責人則評價稱,新一輪節能補貼政策實施后,產品結構必然發生變化,能效要求更高,對于行業整體節能技術的提升和產品結構升級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對于美芝這樣有技術領先優勢的企業,這是助其加速發展、擴大競爭優勢的機會,而有的壓縮機企業或將因為技術研發跟不上政策需求,拉大與領頭企業間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數企業肯定新一輪節能補貼政策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不回避它的負面影響。某空調壓縮機企業人士坦言:“補貼政策從5月開始傳聞不斷,整機廠已經觀望而不下訂單。補貼細則出來之后,整機廠才針對細則下新的訂單,完全打亂了空調壓縮機廠的排產計劃,要到7月才能恢復有秩序生產,而此時空調銷售旺季已過。明年5月31日政策一旦停止,又會打亂下一冷年的旺季排產計劃,這對空調壓縮機行業不是什么好事。”
某空調壓縮機企業負責人認為,根據節能補貼細則,空調企業在未來一年內會將推廣重點放在能效2級定速產品上,這不僅將放緩變頻壓縮機的增速,而會使空調壓縮機企業的利潤進一步壓縮。該人士稱:“下一冷年能效2級定速機型的產量無疑會大幅增加。而能效2級機型的生產成本較能效3級上升不少。新節能補貼的實施將肯定進一步壓縮行業利潤。”
利弊皆有的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就像暗夜中的亮光一般,令眾多空調壓縮機企業將下一冷年的希望寄托于此。大多數的受訪企業均認為,從目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以及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來判斷,下一冷年很難樂觀。甚至有企業表示,若2012下半年國內銷售仍然沒有起色的話,空調壓縮機行業將陷入更深的低谷。
美芝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下一個冷年,技術價值的提升將彌補單品利潤的下降,空調壓縮機企業將通過差異化產品拓展市場,獲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