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巴黎奧運會拉開大幕。奧運健兒們摩拳擦掌,向金牌發起沖擊。炎炎夏日里,要取得好成績,除了運動員自身的發揮,保證場館、奧運村氣溫舒適也非常重要。其中,制冷就是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傳統冷卻系統會排放出溫室氣體,對環境造成影響。
為此,巴黎奧運會主辦方另辟蹊徑,以追求“環保奧運”為由,提出巴黎奧運村不裝空調,而依靠“自然降溫”——通過從塞納河取水,經地下深處,河水通過制冷系統降溫成冷水,再經過地板里的管道,輸送冷水到整棟大樓;同時,奧運村內房間配備利用地下水進行自然冷卻的系統以及風扇,一頓操作下來,室內溫度可比外界低上至少6℃。
法國人以浪漫著稱,這一想法很美妙,但遭到不少運動員的強烈反對,主辦方最終妥協允許各代表團自費訂購便攜式空調。這也引起我們的思考,空調之外,還有沒有更加綠色高效的解決方案?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不太為人所知的制冷“黑科技”。
地源熱泵技術:埋在地下的新型“中央空調系統”
不難看出,取水降溫的本質是熱交換,也就是把空氣中的熱量交換到水中。“確切來說這是熱泵技術的一種。”天府永興實驗室地熱勘探開發與綜合利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成都理工大學教授王曉光說,熱泵是一種高效節能裝置,通過電力做功,以逆循環的方式將低溫熱源的熱量轉移到高溫物體,實現空間供暖制冷等功能。
具體來說,熱泵技術分為空氣源、水源、土壤源等。“成都地區淺層巖土體常年恒定在18℃左右,且夏天低于氣溫,可視為能量交換的極佳載體之一。”王曉光說,若把“取水的熱量”換成“取巖土體的熱量”,就是地源熱泵技術,也是一種新型“中央空調系統”。
(關鍵字: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