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軟件到硬件,從手機到電腦再到家電,2024年的AI技術已經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香餑餑”。5月8日晚間,海信旗下年輕科技潮牌Vidda發布了AI Mini LED電視新品X Ultra系列和三色激光智能投影,Vidda對AI Mini LED定義是,“為年輕人打造的第一臺AI電視。”
據官方介紹,該系列產品覆蓋65英寸、75英寸、85英寸、100英寸尺寸段,首發價格分別為4999元、6499元、8499元、15999元。
“這一次,我們將帶領互聯網電視全面進入AI時代。”Vidda電視產品主理人王昭林在介紹該產品時說。藍鯨新聞記者注意到,王昭林并未對這項AI技術本身進行過多的講解,只是簡單介紹其使用了海信的星海大模型,取而代之的是AI帶來的產品體驗,例如在AI計算畫質引擎、AI場景感知算法、AI游戲助理、AI音樂生態等方面的能力。
電視是一個存量市場,頭部聚集度高,智能手機、iPad產品不斷爭搶著用戶的觀看需求,開機率走低是整個行業共同面對的問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2年,中國家庭的電視開機率降低至30%以下;洛圖科技的數據則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的出貨量為3563萬臺,較上年同期降低8.4%。
根據Vidda公布的數據,2023年,Vidda電視在國內線上市場的量占有率近10%,位于行業前五。據奧維云網公布的數據,2024年1-2月國內線上彩電市場銷量數據中,TOP5品牌分別為海信(15.57%)、小米(14.83%)、創維(11.62%)、Vidda(11.21%)、TCL(10.6%)。從排名來看,并非主品牌的Vidda并未取得顯著優勢,同樣作為互聯網品牌,與小米之間還隔著一個創維的距離,但洛圖科技的數據也顯示,Vidda近年來保持了高速增長,2023年全年出貨量達到200萬臺,較2021年實現翻倍增長。
想要快速增長追趕對手,Vidda需要一個新的抓手,AI扮演的角色或許正是如此。
就整個家電行業來看,發力AI的卻不只有Vidda。去年,長虹發布了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電AI平臺長虹云帆,支持AI分屏、自定義按鍵等多項功能;2023年4月,創維數字表示,公司針對大模型與智能機頂盒的融合已在布局及研發,公司與海內外相關AIGC大模型平臺在深度溝通;康佳也表示正在積極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于智能電視產品。
事實上,這并非電視行業首次加入人工智能的陣營。早在2018年,暴風AI電視發布主打“全球第一臺干掉電視遙控器的人工智能電視”;海爾與阿里數娛共同發布五代電視,內置“電視淘寶”AI應用。但這些操作并未激起太多水花,一方面,產品功能同質化;另一方面,其產品體驗也定位比較模糊,一些產品功能比較類似,因而效果一般。洛圖科技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電視線上監測市場銷量為432.6萬臺,同比下降22.1%。
在AI的發展道路上摸索著前進,更符合實際的情況,“AI+電視”的組合似乎并沒有一個終極形態。
(關鍵字:LED)